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五百三十七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

  正是在朱祐樘的佈局下,國內的基建是如火如荼,像蒸汽船的科研項目持續投入,但人才的培養同樣沒有落後。

  四個月後,白古明城外。

  “到了!”

  “咱們終於到了!”

  ……

  風塵僕僕的唐寅帶著老奴來到了明緬公路的盡頭,遠遠看到一面似曾相識的城牆,不由得欣喜地大聲道。

  通常而言,前往東海總督府、美洲總督府和南洋總督府的官員都會走海路前去任職,而前往印度洋總督府則走陸路。

  唐寅從北京出發,經過山西、陝西進入巴蜀,而後經雲南進入緬甸,沿著明緬公路便可直達位於白古港口的白古明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唐寅這一路走下來,不僅看到了祖國的大好山河,而且亦是見識到了各地的風土人情,更是看到了一個蒸蒸日上的大明帝國。

  自從明緬公路修建完成,這條路便成為大明商人的淘金之路。

  大量的商人攜帶著陶瓷、紡織品和茶葉等商品前往緬甸,亦能夠時常看到大明商人攜帶著印度糧食和美女滿載而歸,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原來您便是新科狀元郎,請快快進城!”守城的總旗親自查看唐寅的官帖,當即討好地放行。

  隨行的商旅看到僅帶一老奴的唐寅竟然便是今年的狀元郎唐寅,亦是紛紛露出了震驚之色。

  唐寅感受到周圍羨慕和震驚的目光,倒不是他不想擺著儀仗隊風風光光入城,但從北京帶一個老僕赴任都已經花費不少,若是帶著一批家僕自己恐怕得破產。

  不過現在他更喜歡這種務實的就職方式,做出實事才是衡量一個官員好壞的標準,當即朝著印度洋總督府行臺而去。

  時間已經來到十月份,太平洋正遭受北風的肆虐。

  一支艦隊沿著北美洲的東海岸線順風行駛,經過近半年的航行,如今他們離美洲大明城是越來越近了。

  明遠寶船成為大明航海最大的王牌,而今正載著大量的官員、商人和工匠橫渡太平洋,而目標正是屹立在這片新大陸的大明城。

  “美洲,我來了,願老天保佑我能帶回一船皮草!”一副員外裝束的武三郎看著眼前全新的大陸,亦是高舉雙手大聲道。

  他原本出身市井,但奈何他那個賣燒餅的哥哥跑到海上經商,先是從日本九州島販賣海貨淘得第一桶金,而後瞄準了北海道的鯨油。

  僅僅是幾年功夫,自己哥哥武大郎便已經是鯨油大王,而自己亦是有幸成為了鯨油大王的弟弟。

  他在哥哥的支助下,亦是重拾學業,進入學堂讀書,但奈何自己壓根不是考科舉的料子。

  後來他轉學到國子監的工商學院,但得知美洲的淘金機會後,他便從工商學院退學,向大哥借了錢前來這個陌生的地方淘金。

  “國內現在的皮衣價格是三十兩銀元,而且還是大家搶著要!別說一船皮草了,哪怕一萬件,你丫的都賺翻,別做白日夢了!”一個老船工當即取笑道。

  武三郎翻了一個白眼,顯得自信滿滿地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只要這條路能走通,我要搞到十萬件、百萬件!”

  雖然大明棉布價格低,但跟天然的皮草相比,兩者的禦寒性壓根不在一個級別。即便是放在後世,論禦寒的質量還是皮草更佳。

  正是如此,棉布註定對皮草構不成威脅。

  現在北美大陸生活大量的野生動物,在那裡獲得優質皮草的成本極低,特別那裡的部落壓根不懂皮草的價值。

  反觀大明百姓的生活質量上升,對皮草的需求年年增長。

  只要他能夠從北美洲這裡得到皮草,然後將這些皮草帶回國內,那麼將能夠賺到幾十倍乃至百倍的利潤。

  武三郎明顯不是僅僅滿足於一錘子買賣,卻是有著一份打造進貨渠道的野心,從而跟自己哥哥那般成為皮草大王。

  話音剛落,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當即鼓掌道:“這位兄臺有志氣!”

  武三郎打量著這個渾身書生氣的年輕人,頓時來了興致道:“多謝兄臺誇獎!看兄臺的衣著,不似前去淘金,可是要到美洲總督府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