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43章 曹操:既要又要還要,我全都要!

 而這種頂層謀劃設計,曹操當然也是一事不煩二主,繼續逮著二荀這樣的頂級謀士薅計策。

 “今年秋冬,乃至來年早春融雪之前,可有別的辦法可以配合目前的大方略使用,既不過分觸怒、刺激袁尚,不至於讓他停止對袁譚的進攻,又能適度、師出有名地削弱袁尚?還望諸公好好籌謀。

 孤也知道這個要求很過分,但孤就是既要削弱袁尚,又不許他記仇還手。”

 討論完前一個戰略問題後,曹操就這樣順理成章地繼續對二荀施壓,希望壓榨出一些奇謀來。

 絲毫不覺得自己這個“既要又要還要都要”的甲方有多麼過分。

 荀彧和荀攸的第一反應,自然是目瞪口呆,苦笑不已。

 司空的要求太高了!這種事情怎麼可能做到!

 冥思苦想良久,荀彧和荀攸也只是喟然長嘆,委婉表示這實在強人所難了。

 曹操卻不甘心就此放棄,他覺得問題總是有辦法解決的,就拼命給手下人鼓勁,讓他們放開膽子想,還給二荀講歷史故事鼓勁。

 先說了甘羅十二為上卿、出使趙國忽悠瘸趙王的典故。

 又說“即使不看古人,只看當今之世,前年劉備趁著孤與本初相持官渡,拿下了劉表的荊南四郡,劉表不也沒跟劉備撕破臉,反而還得承他的人情。

 諸葛瑾諸葛亮能為劉備謀劃出‘吞人之地而不遭人恨’,荀家英傑奇謀,便遜於諸葛氏不成?”

 荀彧荀攸被諸葛瑾諸葛亮的例子所激將,也生出了一絲智謀之士的傲氣,不由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想要挽回荀家的顏面。

 可惜這種事情終究不是一時半會兒激得出來的。智商這玩意兒,不行就是不行,就像數學題,你再憤怒,不會做的題也只能寫個解。

 二荀受激後,暫時也只能回去閉門想招,並且覆盤諸葛瑾諸葛亮的計策,想看看有沒有一絲半縷可以借鑑的地方。

 幾天之後,半是苦思冥想,半靠借鑑,還真就被荀攸攢出一個計策來,著急忙慌回來找曹操獻策:

 “啟稟明公,屬下已經想到了一條奇謀,或能助明公今冬既削袁尚,又不至於激怒袁尚到跟袁譚停戰的程度。”

 曹操聞言大喜,連忙虛前席誠懇受教:“公達果然不辱荀家英名!還請教我!”

 荀攸便誠懇闡述:“說來也是慚愧,此策也是借鑑了諸葛氏滅張羨而不激怒劉表的方略部署。

 明公應該還記得,初夏之時,我們剛剛和袁尚和談、逼他向朝廷服軟時,曾以河東全境,和河內五縣,交換朝廷大軍從河間四郡撤兵。

 從此之後,袁尚便恢復了太行以東、黃河下游北岸的防線。但在太行以西的黃河中游,卻給朝廷大軍留下了一個楔入河北的缺口。

 而且袁尚名義上歸附朝廷後,朝廷也另發詔書,確認了他冀州牧的官職,並且給他另授了將軍號,沒有保留袁紹生前的大將軍官職。

 所以,雖然袁尚事實上仍然掌握了冀州除南皮城以外的土地,加上整個幷州、以及最新拿下的幽州最西部兩郡。

 但他的權力,卻不是完全名正言順的。只有對冀州土地的掌控,才算是名實相副。其餘土地,是‘有實無名’。在袁尚歸順朝廷時,朝廷還曾另外下旨,授予袁紹外甥高幹幷州牧之職。當時袁尚也未多想,覺得高幹是他表哥,聽命於他,是否給予州牧官職,並無所謂。

 但是,到了朝廷需要尋找罪名、弔民伐罪的時候,這些漏洞,都是可以利用的。我們完全可以不針對袁尚,只針對高幹,甚至針對高幹的部將,尋找其不臣、不法的罪證,然後趁著冬季大雪封閉太行,冀、並交通不便的時機,單獨對高幹出兵,先削幷州,斷袁尚一臂!

 若真能在今年冬天,和來年開春太行山融雪通行之前,把高幹消滅,或是至少有決定性地削弱,那麼就算袁尚在幽、冀對袁譚取得更多土地人口兵源,我們也依然能確保袁尚不至於尾大不掉。

 如此西驅東縱,我們在最西邊攆著袁尚往東找補,拆東牆補西牆,最終就可以同時削弱二袁,直至滅亡!如此,我軍今年初夏時以河間四郡換取河東加河內一郡半的計劃,才能被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