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64章 田氏、孟嘗遠不能及

 注:戰國時田氏取代姜姓呂氏統治齊國前,好幾代人都是給人民低息借貸讓利於民、度量衡公允不佔老百姓便宜,以收買齊國民心。

 好在魯肅倒也厚道,雖然知道郭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也不張揚,只是私下裡教導:

 “郭將軍此言差矣,諸侯需要什麼沽恩市義?諸縣也不比孟嘗君之薛邑!諸侯做事,擅能因勢利導,從不做賤賣高買違背常理的事情。

 逐利乃人之天性,強逆天理人情而行事,豈能長久?這些海商高價購買新鮮水果,乃是因為常年航海之人,牙松血敗,多有病症。

 我徐州名醫元化先生近年來,受東海麋子仲所託,鑽研航海牙松敗血之病根,還受諸侯點撥,這才發現,原來是長期只食米穀肉乾、魚蝦乾活,但不得新鮮果蔬之故。

 元化先生還推斷出,定是新鮮果蔬中,有一種讓人長期不吃就會患病之物。在諸侯鼓勵之下,元化先生還對照做了實驗,最後總結出一條還算精準的醫理,無償教導給了糜府君麾下諸多海商,說是越酸的果蔬,緩解航海病症的效果越好。

 所以海商路過日照,才多買易於保存的酸果。越酸越能海上長期保鮮,就越貴,哪裡需要諸侯去沽恩市義!”

 魯肅轉述的這番道理,其實就是“維生素C抗壞血病”,但他說不出那些還沒被髮明出來的專業詞彙罷了。

 所謂“水果越酸越抗壞血病”倒也未必準,但古人沒條件再做更精準的實驗,只能這樣簡單粗暴理解。

 現實中,很多人有這樣的錯覺,只是因為橙類植物維C含量很高,其中檸檬最酸效果也最好。加上傳統“良藥苦口”的認知影響。

 但如果不限於橙類,這結論就不成立了。獼猴桃一點都不酸,維C卻比檸檬還高,冠絕諸果。

 所以“有益健康”並不一定要以“難吃”為代價。當然漢朝人還沒培育出人工種植的獼猴桃,這也就只是一句空話了獼猴桃原產地就是中國,但到明朝才被李時珍記載。獼猴桃長在南方,李時珍是在江西發現的

 郭圖聽了之後,也是耳目一新,對於諸葛瑾治下的琅琊變化,有了更新的認識。

 能夠把因勢利導、把人的逐利之心和地方建設的資源配置,發揮到如此程度,這已經比孟嘗君和齊國田氏高明瞭不知多少了。

 同樣是治理腳下這片齊魯大地,諸葛家才是真的官民兩利啊,憑空靠發展生產力、合理配置資源,不用殺伐,就讓所有人的福利都提升了。

 而跟郭圖一起來的辛毗,原本只是負責帶路牽線搭橋的,在幾天的近距離觀摩後,他也切身體會到了琅琊郡在劉備治下和在袁紹治下的天差地別、日新月異。

 辛毗比郭圖更加沒有包袱,反正他在袁家麾下時,地位也不高、官職也不大,跟著袁譚也只是個小官,到了劉備這兒一樣做,說不定還能高升。現在發現有對國對民對自己都更好的英主,為什麼不堅定投靠的決心呢?

 幾天之後,隨著郭圖和辛毗被更加徹底的折服,諸葛瑾向劉備派出信使、請示談判條件的事兒,也有眉目了。

 這次諸葛瑾比較重視,讓信使走的日行四百里,從諸縣三天到合肥。然後回程鴿子依然只飛了一天多一天,所以全加起來,五天不到就有回信。

 回信上,自然是寫了劉備對於“如果郭圖、辛毗來投,以及將來說服袁譚來投,可以盟誓保證他們什麼待遇。只要袁譚做到如何如何,就能確保袁家世代封侯,不予剝奪,還能給袁譚的子孫其他額外的好處”。

 當然,這封信,現在還不能拿給袁譚看,那樣太赤果了。給已經決心投靠的郭圖和辛毗看一下,倒是沒問題的,讓他們心裡有個數,做事能更加賣力,回去後說服袁譚也能更積極。

 只要他們相信,劉備在給諸葛瑾回的私信裡、承諾的每一點,最後都是會做到的,這就夠了。

 至於信裡的內容,真是劉備寫的,還是諸葛瑾去信請示時就暗中建議他這麼寫了,還是劉備身邊的諸葛亮這麼寫的,那就不足為外人知了。

 而諸葛瑾也當著郭圖和辛毗的面,鄭重拆開了劉備的承諾,一邊拆一邊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