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08章 袁尚袁熙皆授首,曹操回師會劉備

 劉備軍順利攻破弋陽,拔除了曹軍在淮南的最後一個堅固據點。

 此後十餘日,劉備軍自然要趁勢擴大戰果,把曹軍在淮南的最後幾個小縣,一一跑馬圈地拔除乾淨。

 隨著李通戰死,其他各縣都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新息、軑縣、西陽、信陽四縣,以平均三四天一個的速度被劉備軍奪取。

 李通的副手、汝南郡丞趙儼臨時接手了太守的工作,但趙儼並非武將,也沒有死戰的決心。最終只是在信陽附近稍作抵抗,沒有等劉備軍主力趕到完成圍城,就搶先逃跑了,退回淮北的朗陵縣,算是逃得一條性命。

 趙儼在擔任郡丞之前,曾經在朗陵縣當過多年縣令,是那裡的地頭蛇,對地方的掌握非常紮實,百姓都能聽命於他。

 此前官渡之戰時,袁紹就派人回汝南老家鼓動過當地人反曹,後來還有劉闢、龔都響應,但朗陵縣始終在趙儼坐鎮下不曾動搖。所以這次劉備再想擴大戰果,也是比較困難的。

 加上許都方向,荀彧聽說汝南大部失守,淮南各縣全部淪落,也趕緊抽調了好不容易擠出來的一部分預備隊來堵口。

 還從南陽方向的夏侯惇手下,緊急抽調了于禁過來堵漏。于禁於淮北的朗陵、安城、新蔡一帶佈下新的防線後,劉備和諸葛亮試探了幾下,無法突破,終於就此罷手。

 諸葛亮建議道:“討賊非一朝一夕可成,如今多有風聞河北戰事已經結束,曹賊主力必然回援,今年的戰機已經結束了。從汝南沿著汝水繼續北上,雖然痛快,但孤軍深入,必遭挫折。

 過了淮河,一馬平川,不存在逐次蠶食、穩步固守的可能。北方之地,兩軍決戰,只可能是勝者大獲全土、敗者無立錐之地。還是等將來我們有了重創曹賊主力的把握時,再來圖之。”

 劉備也知道這個道理,他只是因為今年東西兩線都取勝了,野心稍稍有點膨脹,有點惋惜。聽勸之後,他只是嘆息了一聲:“曹賊親至之前,最後這點時間,還能做些什麼麼?”

 諸葛亮想了想,誠懇勸說:“就算要做些什麼,也不該再以爭地為務、在沒有決戰大勝曹軍主力的把握之前,淮北的平原地帶是拿不穩的。有這兵力、精力,還不如想想如何削弱敵軍戰力、撤退時遷走百姓。”

 諸葛亮的這個敏銳判斷,用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淮北的平原地區,地是拿不住的,真要吃幹抹淨,最後階段只能在人上動動腦筋。比如沿河遷淮北幾個縣的人到淮南。

 劉備接受了這個建議,不再糾結於土地,局勢也就豁然開朗。

 既然最後階段只是削弱敵人的有生力量,那也沒必要糾結於汝南的淮北部分了。

 經過東西兩線的拓地,劉備軍在兩翼已經夠深入了,都快形成突出部了,繼續在凸出部尖端虛弱敵人有生力量,是不划算的。

 既然打人不打地,那就收攏兵力,迴歸中線,去削弱曹仁親自鎮守的符離方向。能削弱多少算多少,一直待到曹操本人趕回來那一天,再吃幹抹淨徹底捲鋪蓋回淮南。

 由於甘寧已經受傷,需要休養,劉備就讓甘寧帶著一部分需要休整的疲憊之師,回中路的壽春、義成駐紮。這些部隊略作休整後,便可以就近支援趙雲,在中路幫著佔點便宜。

 留下一部分水師,作為淮河西段的河防力量,連同留在當地的其他步軍,暫時交給魏延統領。

 魏延此前已經被火線升到了都尉,但當時只是一個待遇級別,並不含具體職務。

 這一次,劉備就順勢給了魏延正式的職務差遣,由他擔任汝南都尉,暫時負責汝南郡淮南部分的防務,以防自己走後曹軍反撲。

 注:劉備軍並沒能徹底奪取汝南郡全境,汝南郡太大了,淮河以北還有一些縣,都在趙儼、于禁手上,就是前文提及的朗陵、安城、新蔡等地

 ……

 隨著淮南戰事徹底結束,時間也來到了這年的十月底。

 河北方向,經過三個多月的水淹圍攻,鄴城也終於到了最終告破之日。

 十月二十日這天,魏郡下了今年第一場大雪。

 兩天之後,雪停了,隨後就是連續的晴天。

 親自坐鎮鄴城戰場的曹操,觀察了一下天氣,便覺得冬季漳河的枯水期怕是要來了。

 曹操畢竟也是用兵二十多年的當世頂級統帥了,雖然不如諸葛兄弟那麼通天文地理,但根據歷年經驗大致預測一下天氣趨勢,還是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