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09章 操以強,我以柔

 加上他跟曹操關係很好,也不擔心郭嘉有怨恨懈怠的可能性。曹操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用郭嘉這個特例來避嫌,顯得他並沒有“任人唯親、憑主觀好惡升賞貶斥”。

 曹操掌握這麼大一個朝廷,用人的水要端平,是非常難的,正反兩面的樣板案例都得豎,缺一不可。

 畢竟當年官渡之戰前,陳琳幫袁紹寫的討逆檄文裡,就專門攻擊過曹操“爵賞由心、刑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

 曹操要證明自己不是陳琳寫的那樣的人,自然要做做樣子,正反兩面都要做。

 郭嘉是聰明人,他知道這事兒就算要恨,也不能恨曹操,得去恨陳琳。是“外部輿論監督”逼得曹操不得不如此的。

 ……

 曹操抵達睢陽、並且快刀斬亂麻處置了南線諸將諸謀士敗戰責任的問題,讓南線曹軍的士氣為之一振,人心為之一穩。

 此前提心吊膽的人,都如張郃一般感恩戴德,願意效死。

 加上第一批十幾萬援軍的抵達,淮北的曹軍防線立刻就變得穩固起來,堅如磐石。

 這一系列變故,自然瞞不過壽春的劉備和諸葛亮,也瞞不過彭城的諸葛瑾和關羽。

 諸葛亮在蒐集了前線全部最新情報後,也聽取了趙雲最近幾日跟曹仁相持、局部衝突的最新戰況,通盤評估後,便向劉備諫言:

 “主公,曹賊已經親至,且觀其處置極為得當,曹軍士氣恢復穩定,屢敗諸將也都已安心。依我之見,不如讓子龍儘快撤回淮南,並且把龍亢、山桑、洨縣三縣百姓,儘量撤回淮南安置。

 如此,我軍雖然不掌握譙地田土縣城,卻能得其人,也算頗有收穫。依我估計,未來數年,我軍在彭城、譙地、壽春之間,會長期重兵相持,這裡不會是我軍首要的突破方向,戰線也會長期穩固。

 把譙地這個突出部留給曹操,正好多佔用一些曹操的兵力、錢糧,將其牽制在此,無法挪作他用。畢竟我軍佔據的彭城、小沛、壽春,都有山河地理之利可以依託,相對易守難攻。

 而曹軍卻駐紮在一塊平原突出部上,他們要保住不丟,就得駐紮至少兩倍於我們的兵力。如此,我們在南北兩翼各佔用三萬人駐防,起碼能牽制曹操投入十萬以上兵力。我們在其他戰線上壓力就能小些,還能另找突破口。”

 劉備對這個節奏把握很滿意,當場就批示了,允許趙雲立刻撤退,不要留戀。

 劉備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的,此番諸葛亮解釋得稍稍有些囉嗦多餘,但也是不得不把話說在前頭,因為這畢竟涉及到“敵人還沒攻過來,我們就主動放棄一小塊佔領區”。

 凡是撤退的事情,都是讓人不爽的,不把道理徹底說開說透,將來總會讓人生出“早知道當年我就不如何如何”的懊悔。

 徹底把話說開後,劉備只是對於具體執行層面,還有些許不解,便求穩地多問了兩句:

 “撤走百姓,固然是好事。但我軍素來以大義匡扶漢室,可不能如曹操那般做強逼百姓的事情。具體如何撤退,還要注意方式,不可過於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