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24章 扶持劉琦

 這場立威的宴席,最終以非常完美的氛圍結束了。

 袁譚、劉琦、張松都充分感受到了劉備的實力。無論是農業,還是冶煉工業,還是水軍,方方面面,都有他們原本意想不到的亮眼之處,令觀者心生敬畏。

 哪怕是他們看不懂的細節,劉備陣營的陪席文官,也會恰到好處地順便幫他們科普掃盲——

 比如,告訴使者,宴席上喝的這些濃香醇厚的酥酪、酸奶,不過是廣陵郡那邊華神醫研究醫藥的副產品罷了。

 我軍對士卒傷病救護的研究,更是其他諸侯所不能及的。只要是奉我主為盟主、以後同心同德討逆,那麼就肯定能得到我軍在軍需醫藥方面的支援,讓貴軍更多有經驗的老兵,能在未來的戰事消耗中活下來……

 如此一來,靠著一場酒宴,就把一些原本不適宜在酒宴上展示的實力,也都秀肌肉秀了出來,潛移默化,不著行跡。

 ……

 宴席結束後,各方使者都各自告退回去歇息。

 只有劉琦還沒忘了自己的額外使命。當天晚上,在消食醒酒之後,伊籍就帶著劉琦單獨留下來,在偏廳恭聆劉備的教誨,關起門來私聊劉琦眼下的困局。

 而劉備那邊,在立威宴結束後,諸葛瑾也拉著他,找了個空隙時間,先把情況提前大致說了一下,好讓劉備有點心理準備。

 劉備聽說了諸葛瑾的轉述時,一開始還有些懵逼,主要是今天他稍稍有些喝多了,腦子反應不快。

 “景升兄家中的兄弟鬩牆之患,竟已嚴重至此?這一點,倒還真是沒想到。

 孤原本以為,蔡瑁等輩最多是想要攬權,沒想到他們居然敢對景升兄立嗣的事情都介入如此之深。”

 諸葛瑾便在旁邊幫著解說:“原本蔡瑁也不至於如此猖狂,但去年情況有變,劉琮娶了蔡瑁的女兒為妻,所以蔡家對於劉琮的支持,一下子堅決了許多,已經到了非奪嫡不可的地步。

 不過大公子本就身在漢陽,有江夏太守之職在身,身邊也有嫡系兵馬將領護持,蔡瑁急切間倒也構陷他不得。只是如此一來,大公子越發不敢回襄陽,跟劉荊州父子相見的機會越來越少。

 自古哪怕父母子女之間,也是日遠日疏、日親日近。一個常年不能侍奉膝下,另一個卻天天在身邊晨昏請安,長久之後,劉荊州是否會被三人成虎、漸漸變了心意,便不好說了。”

 諸葛瑾對這些情況,當然是門清得很,甚至都不需要伊籍來告訴他,他就可以直接抄歷史答案,改頭換面包裝一下,轉述給劉備。

 “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的荊州童謠,那可是在《三國演義裡都非常有名的,哪怕沒讀過史書只讀過演義的人都知道。

 去年正是建安八年,過了這個時間節點,劉琦、劉琮的矛盾就正式過了臨界點,開弓沒有回頭箭了,最終兩個裡必須有一個在劉表家族內部無法立足。

 而劉備也是聽完這番解說,才剛剛知道原來就在去年年底,劉琮娶了蔡瑁女兒。這事兒發生時,劉備正在和曹操相持,以軍事政務為重,哪有心思關心遠在千里之外的劉表家事?

 捋順了因果後,劉備這才點頭:“原來如此,這就說得通了。廢長立幼,自古乃取亂之道,孤身為宗伯,執掌天下漢室宗親家務,豈可不管?琦兒這事,孤幫定了!”

 劉備打了個酒嗝,隨後豪氣地大手一揮,表示這事兒他絕對會管。隨後,就示意諸葛瑾可以請伊籍、劉琦單獨會面了。

 很快,劉備、諸葛瑾就來到偏廳。

 劉琦見到劉備,就直接行了大禮:“叔父英才偉略,為天下計,小侄不才,也願略盡綿力,自當附於驥尾。只恨小侄人微言輕,不能說服父親舉荊州之力,共襄盛舉……”

 劉備連忙三步並作兩步上前,虛扶起劉琦:“賢侄不必多禮,孤與景升兄,自張羨、孫策之亂起,便結為盟好,共抗那些曹賊羽翼。

 今日所提倡議,也是孤一時心血來潮,不曾提前知會景升兄,他若親至,必然也會共襄盛舉的。荊州的情況,孤是從來不擔心的,所慮者,唯有景升兄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