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30章 趁機夾帶一場官制改革

 劉備陣營內,如今誰適合勝任幽州牧?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選項其實不多。

 聽到主公的提問,諸葛兄弟和龐統想到的無外乎是趙雲,或者張飛。

 這倆人一個是幽州本地人,另一個雖然是冀州人,但擅長指揮騎兵作戰,放到北方去鎮守,都很合適。

 龐統和諸葛亮就你一言我一語,先後提了趙雲和張飛的名字,還分析了一下原因——而且是龐統提的趙雲、諸葛亮提的張飛。

 這個語序,著實讓劉備微微一愣,隨後才反應過來:諸葛亮畢竟年輕、謹慎,這是擔心趙雲是自己姐夫呢。

 意識到這點後,劉備也流露出一個一閃而逝的玩味笑容,又轉向諸葛瑾,讓他也暢所欲言。

 諸葛瑾也沒有正面回答劉備,反而先轉向二弟:“古人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推舉子龍,又有什麼好避忌的?益德還是能繼續坐鎮荊南,也絕不會嫉妒的。”

 劉備點點頭:“子瑜也不必如此,孔明未必就是內舉避親——你覺得子龍更合適,且細言之。”

 諸葛瑾便用摺扇敲著節拍,說出個一二三四來:

 “原本益德、子龍皆可鎮守一方。但益德如今坐鎮荊南,子龍就在合肥。若是調遣益德去幽州,就得再讓子龍去荊南接防。兵馬往返調度,必生煩亂,故而一動不如一靜。

 能夠調度一軍便解決的問題,何必非要調度兩三軍輪換?若是讓子龍去幽州,主公只要讓子龍直接啟行即可。後續合肥、壽春有主公親自坐鎮,又有興霸、文長分淮河左右兩翼以為援護,則淮南防線萬無一失,無需再另行調人。”

 說完第一個理由,諸葛瑾稍微停頓一下,繼續分析:

 “益德、子龍皆善戰,益德勝在是幽州本地人,更能籠絡幽州故舊人心。但子龍雖是冀州人,卻也曾在公孫伯圭麾下征戰多年,對幽州軍舊部也多有了解,這一方面可說是不相上下。

 子龍謹慎,統帥騎兵遠征也更熟稔,不至於重前權而輕後路。我軍明年可能要對遼東公孫度動手,屆時從遼西、右北平以騎兵越遼澤牽制的那一路,也非常重要。

 讓益德帶兵的話,猛打猛攻我倒是不擔心,就擔心益德親自出兵時,後方勒逼過重,出現破綻被曹賊有機可趁。而子龍謹慎,能夠一面進攻、另一側固守。所以,這次還是讓子龍去幽州吧。

 當然,將來長遠來看,讓益德去幽州換防也不是不行,但不是眼下這時機。益德心思專注,擅長專心對付一個強敵、猛打猛衝,但不適合面對多敵,權衡取捨。

 所以公孫度未滅之前,幽州之事就該全權交給子龍,讓益德專注於荊南,將來或許能在入川時建立奇功。待數年之後,公孫度已滅、甚至蜀中也已平定。屆時再給益德、子龍各自分配防區,重新調換不遲。”

 諸葛瑾結合前世對歷史的瞭解,以及這一世八年來的認識,他始終覺得,不光是張飛,甚至包括關羽在內,劉備那些元從老兄弟,很多都不適合“多任務處理”統籌。

 包括歷史上關羽在荊州最後崩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關羽的傲氣,無法平衡取捨多個敵人的優先級、穩不住次要敵人。

 關羽是因為傲氣,張飛則是因為暴躁,所以千萬別把這倆人放到一個腹背受敵的位置上去。他們不怕單一的強敵太強,只怕敵情錯綜不明。

 劉備對自己那些老弟兄的認識,當然也是非常深刻的。諸葛瑾點出了這一關鍵,劉備想了想,也不得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