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30章 趁機夾帶一場官制改革

 “既如此,還是按子瑜所言,子龍去幽州,益德留荊南。未來兩三年內,遼東有事,就靠子龍見機行事,與海路軍馬配合,肅清公孫度,斷絕青、幽被曹操和公孫度腹背夾擊的隱患。

 益德就繼續坐鎮長沙、休兵養民,以待時機。若是襄陽、成都有變,就讓益德處置。

 不過益德從孤多年,功勞也不小,此番子龍先升為州牧,而荊州牧之位又有景升兄佔據,益德不要心存抱怨就好……”

 張飛在荊南,如今也能執掌五郡之地,他的實權跟州牧是差不多的,就是荊州還有三郡在劉表手上,劉表佔了名分,張飛就只能有實無名。

 諸葛瑾聽了劉備的擔心後,卻是覺得瞌睡送枕頭,立刻幫劉備出了個主意:

 “屬下以為,此事倒不難平衡。若是去年這時候,我軍遇到這些麻煩,或許還難以處置,但今年,主公剛剛會盟、得了天下其他反曹諸侯的擁戴,成了盟主。

 趁此機會,主公也可自行略改官制,以順應時勢、逐步減輕地方割據之害,為將來長治久安計。”

 劉備聞言,眼神微微一閃:“子瑜可有想好改制之法?”

 諸葛瑾字斟句酌地說:“自桓靈以來,至中平末年,天下本無州牧,只有刺史。刺史之職權,本在監察,而非執政。後來只因郡權重而州權虛、天下漸亂,為了統籌地方軍陣,才增加了刺史的實權。

 至中平五年,張舉張純等亂賊愈發猖獗,劉焉奏請先帝設立州牧、並自請為益州牧,天下各州才漸漸有了州牧。但州牧設立之初,只有宗室重臣可以擔任。

 後來朝廷陵遲,天子蒙塵,尤其是在長安大亂、狼狽東歸那兩年,為了爭取更多方伯承認朝廷、天子才不得不拿出越來越多的州牧之位,給外姓之人。

 而如今天下諸侯,皆已中分,非擁曹則擁劉,再無中間搖擺之人的容身之地。既然如此,主公可大大方方上書陛下,言明濫開州牧這個口子的害處。

 請陛下到此為止,將來不再授予外姓之人州牧之位。此前已經為州牧的,也算是歷史遺留問題,可以承認。同時,恢復刺史的權力、回到桓靈之前的監察狀態。

 而對於軍、政之權,可於州一級另設其他二使。或名為防禦使,或名為布政使,與刺史並列。如此郡縣兩級,依然可以一人獨掌全權,州一級,卻有三人制衡,可免諸侯割據之禍將來重現。”

 關於州一級分權、以逐步解決割據問題,諸葛瑾內心顯然是早就想了很多了。作為穿越者,他有太多的答案可以抄。

 漢朝的州牧制度,肯定是不長久的,本就是大亂之世的臨時產物、不得已措施。

 隋唐的節度使制度,基本上也沒好到哪裡去,必須再往下挖,才能勉強找出防止州級權力過於壟斷的問題。宋和明各有利弊,倒是沒必要強行分出高下。

 諸葛瑾也不想一下子步子邁太大,就勸劉備改制先從軍事和內政的分離開始。

 而且眼下天下諸侯差不多都站了隊了,這種改制還披上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外衣,暫時儘量不去觸及既得利益。

 應該說是相對阻力最小的了,也不至於把某些搖擺者逼到敵對面去。

 劉備聽完,果然覺得耳目一新:“此法倒是有點意思……若真能解決地方尾大不掉之患,那先生就是大漢的恩人。不過,此法從此時此刻開始,從幽州開始,果真穩妥麼?

 孤以為,事情還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選一個好的開始契機,這方面也不可不慎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