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55章 模仿韓信模仿了個寂寞

 柳毅帶領步騎兵,走陸上貼岸行軍,陽儀帶領水兵坐船而進,全軍所需糧草器械,也都靠陽儀的船隊裝運,免去了步卒扛負輜重之勞。

 因為陸軍不用扛東西,行軍速度自然也比正常行軍要快不少。漢朝時陸軍自帶輜重,在內陸也就日行五六十里,陽儀此時卻能做到日行八十里。

 也就是說,如果趙雲籠營死守,陽儀一天之內還沒法趕到跟趙雲決戰。但只要略微歇息一夜,次日一早便能與趙雲接戰。

 而如果趙雲主動向東迎擊,那麼當天兩軍就會爆發衝突。

 陽儀的進兵舉措,當然全都落在了趙雲眼裡。

 就在這天午後,陽儀軍往西行出了五十里、距離徒河縣還有一半距離時,柳毅和陽儀的動向,就被趙雲麾下的斥候,彙報到了趙雲案頭。

 當時,趙雲正在和田疇、烏蘇等人召開日常軍議,商討後續戰術。

 聽了斥候彙報,趙雲立刻就睜大了眼睛:“什麼?你說柳毅、陽儀居然選擇了水陸並進行軍趕來徒河?還讓岸上的人馬結便於快速行進的鬆散半圓陣,以防我軍騷擾?”

 斥候不明其意,當然是再次鄭重確認了這個情報。

 趙雲不由有些不敢置信地笑了:“這柳毅、陽儀真是……子泰,你久在遼西,可曾聽說過此二人有軍功、將才?”

 田疇連忙有問必答:“此二人,十一年前曾趁著青州黃巾大亂後的契機,一度幫助公孫度佔據東萊全境,以及北海、城陽二郡的一部分。

 公孫度因此在青州境內另設營州,以柳毅為營州刺史,此後二人駐防東萊、營州多年,卻未聽說另有新的戰功。

 他們此番如此部署,莫非是要師法韓信,學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計策,水陸互為倚靠,激勵士卒死戰?”

 趙雲輕蔑地冷笑一聲:“這等膠柱鼓瑟之徒,比趙括都不如,也配學韓信?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畫虎類犬!

 既然子泰點破了他們的意圖,便看我輕易破敵!全軍披掛上馬,隨我先去擊破岸上的柳毅!”

 趙雲前半句話還在跟田疇談笑風生,後半句就雷厲風行下令出兵了,不可謂不果斷。

 鬧得旁邊一群部將,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飛快執行了趙雲的軍令,絲毫沒敢含糊。

 ……

 趙雲得到柳毅、陽儀行軍信息時,他們距離徒河縣還有五十里路。

 等趙雲拍板做完決策、部隊收拾停當出擊時,柳毅的部隊距離徒河只有四十里了。

 兩軍相向而行,趙雲又是騎兵,走得自然比柳毅快一倍以上。

 最終在午後申時初刻三點多,兩軍便於徒河縣以東二十五到三十里左右的沿海荒野上相遇了。

 趙雲沒有直接自西向東衝擊柳毅的軍陣,而是提前稍稍往北迂迴了一點,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優勢,繞到柳毅軍的側面,準備自北向南、把柳毅的部隊直接沖垮截斷、趕下渤海淹死。

 柳毅也不是吃素的,見到趙雲的迂迴舉動,當然是立刻看穿了他的目的。

 於是柳毅也連忙嚴陣以待,讓沿海部署的半圓陣趕緊靠攏,防備騎兵衝擊。

 長槍兵全部靠外,跟刺蝟一樣呈一個半圓狀部署,裡面則是弓弩手和作為預備隊堵漏的刀盾兵。

 而且,早在兩軍正式相遇之前,柳毅在其斥候遠遠發現趙雲來襲時,他就已經以旗號對海面上的陽儀部傳訊,讓陽儀趕緊以一部分戰船靠岸,把坐船行軍的部隊也放上岸來,增援正面戰場、跟趙雲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