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60章 公孫家佔領過的一切地方,自古以來都算大漢領土

 面對臘月裡的連續兩場暴風雪,趙雲和周瑜心中都很清楚:

 在公孫康不願意投降的情況下,想快速強攻破城、直接結束遼東戰事,是不可能了。

 周瑜相對更冷靜一些,這天傍晚,隨著攻城的部隊徹底收攏休兵,倆人在帥帳中煮酒取暖時,

 周瑜便率先挑明瞭這層考量,主動建議道:“看來公孫康暫時穩住了人心,倉促之間,我們倒是不易破城了。不如暫緩一兩月,等開春再戰。

 我估計公孫康也知道,襄平不可能一直守住。他只是在拖時間,想讓我們攻勢受挫,然後和我們談條件。”

 趙雲原本也有些奇怪,公孫康為什麼在明知道“長期來看,必然沒救”的局面下,還要抵抗,還要多造殺孽。被周瑜這麼一心理分析,他才豁然開朗。

 原來對方也是擔心立刻談條件的話,談不到一個好價錢,會被人隨便拿捏。

 這種情況,在中央朝廷對付偏遠諸侯時,還是挺常見的——比如,如今這一世,“司馬懿討公孫淵”的故事肯定是不可能再發生了。但是在原本那個時空,司馬懿在公孫淵兵敗退守襄平後,可是對公孫淵派來的和談使者,說出過“不能降則死耳”這句話的。

 人司馬懿根本就不需要公孫淵投降,就是鐵了心要殺光他全家。

 這些如今雖然沒發生,但誰知道對方內心的猜疑鏈會有多恐懼。

 趙雲只能鬱悶地接受了這個事實,同時還略有些不甘:“那我們就等他來年開條件和談?若是將來他願意放棄襄平,遠走異域,我們就放任他走?這事兒得請示主公吧?”

 趙雲也已經想到,對方這樣拖延創造更好的談判條件,極有可能是不想臣服。那麼,對方將來的談判底線,就很有可能是想“放棄襄平城,退出遼東郡全部領土,但換取劉備軍放公孫家離開”。

 這裡是邊地蠻夷之所,離開漢土之後,還有其他退路的。

 但主公能不能允許公孫家的人逃走、再另立門戶呢?趙雲可不敢自作主張。

 周瑜也想到了這一點,便敏銳地說:“主公那邊肯定是要請示的,不過讓子瑜兄去請示就是了,那不是我們該置喙的。另外,後續這幾個月,我們也不是完全無事可做——

 襄平固然無法強攻,但還可以擇機剪除公孫家的外圍羽翼,把其他地盤多掌握一些,這也一樣可以為將來的談判創造更好的條件。

 如果主公不答應,非要公孫康的首級,我們再強攻襄平也不遲。”

 趙雲點頭:“既如此,就讓部隊轉入休整,好生過冬。我等聯署修書一份,送去薊縣,請子瑜定奪。”

 周瑜當夜便跟趙雲一起商討了報捷文書和請示書信,寫完後,交給趙雲派出的一隊輕騎兵,送回薊縣——如今已是臘月過半,渤海灣也是徹底封凍上了,周瑜的海船靠在遼河的碼頭上,根本都開不動,只能讓趙雲用騎兵送信。

 遼西走廊雖有四百里無人區,大軍行軍很難,但小股騎兵斥候,一人多馬、帶足肉乾豆料,還是可以輕鬆穿越的,只是吃喝成本高些罷了。

 ……

 經過不到十天的週轉勞頓,趙雲和周瑜的最新一輪捷報,終於在臘月下旬送到了薊縣。

 因為道路難行,趙雲也不是三天兩頭往回送捷報的,一些零碎小勝他也懶得單獨寫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