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60章 公孫家佔領過的一切地方,自古以來都算大漢領土

 所以諸葛瑾上次收到捷報,還是大約半個月前,當時只知道趙雲在徒河遼隧一帶三戰三捷、大量殲滅了公孫度軍的有生力量,斬殺了一些敵將。

 但是後續的拓地之功,以及公孫度的死訊、公孫恭的投降,諸葛瑾也是直到此刻才知道。

 捷報送來時,諸葛瑾正在原幽州牧府中,跟糜竺喝酒聊天。

 年關將近,倆人也有很多內政方面的話題可以聊。

 尤其今年漁陽邊市榷場剛開,幾乎每個月都有新進展、建設進度也是日新月異。

 糜竺這種豪商巨賈出身的官員,對這塊的政務工作就特別上心。遇到新問題就時時來找諸葛瑾請示,沒遇到問題也經常來彙報賬目。

 看到趙雲的緊急信使被府上侍衛帶入正堂,糜竺也非常有眼色地閉嘴,不打擾諸葛瑾看信。

 諸葛瑾展開信,略微上下掃視幾眼,也不故作高深,就淡然一笑,隨後把信放在案頭,往糜竺的方向輕輕一推:

 “子龍和公瑾不辱使命,公孫度終究是斃命了——那日被子龍踹營,公孫度就嚇得昏死過去,抬回去沒幾天就嚥氣了。隨後公孫恭以昌黎城歸降。如今大軍已進逼遼陽、襄平。”

 糜竺聞言立刻驚喜地跳了起來,彎腰勾過書信,沒看就揣入手中,拱手對諸葛瑾道賀。

 諸葛瑾抬手虛扶,示意糜竺不必如此,那些恭賀之言也沒必要多水。

 諸葛瑾很快把話題拉回正事,敏銳地指出:“公瑾這也是給我出了個難題吶。他說是寒冬進兵不易,要暫時圍而不打,請示主公。

 說到底,主公也不知道北疆的情況,還是得我就近幫主公想好主意,建議主公如何施為。這公孫康算是硬骨頭了,死了父親還要堅持自立,多半是不肯投降的。將來縱然不敵,最多也是選擇棄城突圍逃跑。”

 糜竺聽了諸葛瑾的擔憂,順勢建議:“若是不想放他生路,不如四面合圍、徹底將襄平守軍全殲?”

 諸葛瑾一擺手:“襄平城內,守軍人數不少,強攻傷亡必多,而且遷延日久,明年開春後曹軍反應過來發動夾擊,反而多生變數。

 對襄平城,肯定是隻能圍一缺三的。現在公孫度剛死,那些哀兵還能為了一時血氣同仇敵愾,等這股氣散了,就要誘導他們不願為公孫家賣命才是。

 其實公孫康要是能逃出去,只要留下一個由頭,將來待天下太平,再回頭收拾他,也未必是壞事。但唯獨不能跟他談判、不能跟他籤盟約。否則一旦簽了停戰盟約,將來他沒有再犯罪孽,朝廷還如何兼併他?”

 諸葛瑾跟糜竺閒聊之際,自己也漸漸把思路梳理清楚了。

 他對於讓公孫康多活幾年這件事本身,並不反感,公孫康也不算什麼罪大惡極。把他逼出去跟其他東夷胡人融合同化,也不是壞事。

 但是如果公孫康想長期自立,那也是絕不能容忍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隻驅逐,但不和談。趕走之後,保留將來隨時再算舊賬的宣稱。

 公孫康統治過的土地,自古以來都是大漢領土的一部分,這一點不容質疑。

 大漢暫時沒拿回來,只是因為暫時沒空,不是因為大漢承認他了,承認是絕對不能承認的。

 把這個思路大致想明白後,諸葛瑾也就知道怎麼給劉備上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