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七十四章 鬥法

    白英瓊來到真武觀廢墟的上空,一眼就看到了司空錯。

    司空錯自然也看到了白英瓊。

    “玄玉”與“恩賜”的融合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他必須守在這裡,寸步不能離開。

    白英瓊並不廢話,直接一揮衣袖,驅散瓢潑大雨,繼而生出一朵巨大的蓮花,一個略顯虛幻的白英瓊腳踏白蓮,緩緩升空。

    司空錯的臉色凝重幾分,也做了類似的動作,同樣一個略顯虛幻的身影飛出,卻並非人形,而是化作惡獸,有青牛大小,有幾分像狗,耳朵極大,掛著青蛇,身上是暗黃的毛髮,每根毛髮都散發著幽冷的光澤。

    它的雙眼中浮現出黑月和白日組成的眼眸圖案,臉龐還是人的臉龐,正是司空錯的相貌。

    這是奢比屍的樣子。

    也是知命教的象徵之一。

    司空錯沒有小覷白英瓊。

    白英瓊是慈航真人的大弟子,是江南道府的首席副府主,名義上與張月鹿一輩,從年齡上來說卻是雷小環的同輩人。

    她這些年來一直在江南道府,難免變得世故圓滑,甚至有些軟弱。可從境界修為上來說,卻半分不弱。如果她僅僅是天人逍遙階段,那麼面對一個小自己許多且馬上就要晉升天人的謫仙人師妹,又如何能生出一爭高下的心思?

    所以白英瓊是無量階段的天人,與雷小環相差彷彿。

    不過不同於雷小環,白英瓊是方士。

    “慈航普度劍典”作為大成之法,包容萬象,共有四卷,分別是“劍字卷”、“心字卷”、“無字卷”、“我字卷”,其中“我字卷”最為高深,“無字卷”次之,“心字卷”再次之,“劍字卷”最次。此四卷循序漸進,如同打牢地基再起高樓,所以“慈航普渡劍典”是為玄門正道之法,而非旁門左道之法。

    無論何種傳承,都能修習,且各有所得,無非是側重不同,諸如煉氣士注重化氣為劍的千劍手段,武夫側重成就無垢真身,巫祝側重凝聚觀音法相,謫仙人則是兼容幷蓄,全部拿下。

    至於方士,有各種法術,其中最為厲害的一門神通名為“度世佛光”,只要佛光一照,對手便要當場跪地悔悟,也就是佛門所說的立地成佛,這種悔悟的時間最長可達幾十年。其中根本原理就是以佛光將對手的本我徹底壓制束縛,然後再塑造一個對立的“心魔”,也就是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好似偷樑換柱。

    白英瓊當然未曾修成“度世佛光”,卻也得了佛光神通,畢竟慈航一脈本就是佛門出身,後來歸順道門,號稱佛道兼修,其劍道偏向於道門,而法術則多與佛門有關。在這一點上,以前的道門不好說,中興之後的道門可謂是兼容幷蓄,不存門戶之見,諸如巫祝傳承就吸收了上古巫教的精華,煉氣士也吸收了儒門的養浩然氣之長。

    就見白英瓊陰神出竅之後,腳踏白蓮飛至空中,一揮袖,天上雲層下垂,大雨短暫停歇,一道巨大金光透過雲層縫隙射落天地間,佛光萬丈。

    這道佛光落在司空錯的身上,將其定住,金光

    中又生出紅蓮狀的妖豔火焰,朵朵綻放,讓人目眩神迷,此為“紅蓮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