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

 篡了這大明江山!

 張家人敢嗎?

 他們拿頭篡啊!

 攏共就這麼兩兄弟!

 算上那些張家一族遠親偏房什麼的,加起來還不到二三十人。

 得益於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規矩,皇后妃嬪基本上全都來自於民間,沒有什麼外戚勢力,這是預防外戚干政,比如那大漢王朝,外戚可是出盡了風頭。

 張太后的爹張巒屢試不第,只是個落榜書生,有什麼權勢可言?

 別說篡位了,他們張家人現在手裡面都沒有什麼實權,連朝堂都進不了!

 是以當小皇帝說出這句話後,張太后也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原來,自己這個兒子,是感覺到了威脅啊!

 什麼威脅?

 來自於皇位的威脅!

 她再也不敢為張家兄弟謀什麼利益了,而是淚眼婆娑地開口道:“皇兒,哀家知錯了,你就饒了這兩個舅舅一命,好不好?”

 朱厚照冷眼看著自己的母后,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幕幕往事。

 小時候他因為太過聰慧,所以難免調皮搗蛋,更加不喜歡那些酸丁腐儒授課講學,逃學被抓那更是家常便飯。

 但是他父皇對他寄予厚望,逃學怎麼能行呢,必須要打板子警示。

 所以朱厚照小時候可沒少挨板子,而每次被打之後,他都是哭哭啼啼地跑來找自己母后訴苦告狀。

 那個時候,母子連心,關係和諧無比。

 可是真正做了這皇帝之後,朱厚照才終於明白。

 他這位母后,確實是良母,可並非賢妻,更談不上什麼“母儀天下”!

 一輩子清名,全都毀在了這兩個畜生舅舅身上,連帶著他父皇也因此受人詬病!

 所以,問題根源,不在於他母后,而在於這兩個畜生舅舅!

 小皇帝深吸了一口氣,走到張鶴齡和張延齡身前,淡淡開了口。

 “三日時間,變賣一切家財,遣散所有奴僕下人!”

 “三日之後,朕會派人去接收,並且護送你們返回河間興濟老家,為你二人置辦莊園府邸,做個吃喝不愁的富家翁!”

 “若是你們還敢搞什麼小動作,還敢在河間興濟為非作歹,朕絕不會再顧念舊情,哪怕背上不孝的罵名,朕也一定會宰了你們!”

 這番話,小皇帝說得咬牙切齒,甚至是斬釘截鐵!

 以致於張家兄弟聽了後,哪怕心中再如何不情願,也只能匆忙叩頭謝恩!

 “滾!”朱厚照怒罵道。

 張家兄弟急忙起身,都不敢讓宮人上手,互相攙扶著,一瘸一拐地離開了仁壽宮。

 而張太后看著自家弟弟的背影,忍不住淚流滿面。

 何以至此啊?

 朱厚照看著痛哭的母后,有心想要說些什麼,但終究還是沒有開口。

 他只是長嘆了一聲,隨即徑直揹著手離去。

 湯昊再次落後了一步,旁若無人的開了口。

 “太后娘娘,這是最後一次!”

 “再有下次,他們二人必死無疑!”

 說完這兩句話,湯昊也抬腳跟了上去,徒留張太后一人獨自哀傷。

 很快君臣二人走出了仁壽宮,就在這宮門口處,小皇帝停下了腳步。

 不一會兒,陳寬、張永、劉瑾、張忠、谷大用、馬永成等太監閹人全都趕了過來,誠惶誠恐地跪倒在地上。

 朱厚照冷冷地看著他們,只問了一個問題。

 “誰放張家兄弟入宮的?”

 此話一出,眾太監們面面相覷。

 最終還是威望最高的司禮監大太監陳寬,硬著頭皮開了口。

 “陛下,這是……坤寧宮的命令!”

 坤寧宮?

 皇后?

 朱棣眉頭一皺,陷入了沉思。

 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就是坤。

 皇后也是天下間之唯一,皇后的寢宮取自道德經中的,“坤得一以寧”這一句,故名坤寧宮。

 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的寢宮名乾清宮,皆出自《道德經。

 這位夏皇后性子端莊雅靜,怎麼會突然管起這些閒事來了?

 夏皇后是夏儒之女,而夏儒這一脈其實是功勳之後,其高祖父夏彥廣是當年土木之變中拼死保護英宗皇帝的那批人,也算是不折不扣的英烈之後了。

 因為辦這大婚的時候經費緊張一切從簡,所以朱厚照一直對夏皇后心懷愧疚,加上夏皇后是個嫻靜淡然的性子,平日裡就安靜得很,不爭不搶地,平白惹人憐愛,因此帝后感情還是十分和睦的。

 只是現在突然來了這麼一遭,朱厚照心中頓時就有些不滿了。

 湯昊見狀冷不丁地問了一句,道:“陳大璫,近些日子可有什麼人,入宮求見了皇后娘娘?”

 “湯侯提醒的是,昨日慶陽伯三女入宮,與皇后娘娘伴談良久!”

 聽到這話,朱厚照神色稍霽,一切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