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

 “憑藉功名特權,他們可以瞭解國朝的大政方針,他們可以替朝廷向鄉野之間傳遞陛下的聖言,他們可以成為朝廷溝通聯繫鄉野子民的橋樑,而一旦失去了這功名特權,那讀書人還有什麼資格去教化萬民呢?他們也會如同鄉野百姓那般,活在自家田地裡面自給自足,不知外界今夕是何年!”

 馬文升是一個幹吏,言辭一向激進,他這番話說得也極其露骨。

 為什麼朝廷要給讀書人功名特權?

 花這麼多的錢糧白白養著這些秀才舉人嗎?

 當然不是!

 擁有功名的讀書人,真正的作用,在於維繫地方的穩定,在於教化萬民不讓他們生出別樣的心思!

 什麼心思?

 聚眾作亂,起兵造反,推翻你老朱家的大明江山!

 朝廷的觸角,僅僅只是能伸到縣衙一級,而縣衙之後的鄉野之間,就算官府派人去了也不一定有用,而是要依靠這些地方士紳豪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地方士紳豪強的話,遠比地方縣衙更加管用!

 這也就是所謂的“皇權不下鄉”!

 那這些地方士紳和豪強怎麼來的?

 功名!

 擁有功名的讀書人!

 大部分都是舉人,以及辭官歸鄉的官員!

 這些擁有功名或官身的讀書人,可以憑藉朝廷給予的優待特權,比如除賦稅和免徭役等,動用各種手段大肆兼併田地,錢糧自然而然地就慢慢積攢起來了,通過一代兩代的努力,就變成了士紳豪強!

 現在,你這位正德皇帝,一言不合地就要廢除讀書人的功名,開了這個先河,天下士紳會怎麼看,天下讀書人又會怎麼看?

 馬文升這番話,實則是在提醒小皇帝,不要任著性子胡來,破壞了大明王朝的基本盤!

 小皇帝不蠢,他自然聽得明白馬文升的話外之音。

 但是他也不能就這麼放棄,好不容易抓住了機會,而且一擊打中了文臣縉紳的痛腳,那自然就要換取到足夠的利益,這是湯昊交給他的利益交換!

 “朕不想聽你們在這兒為讀書人爭辯!”

 “現在,朕就想問你們一句話,那五十六個兵部官員是不是涉案犯法了?”

 “總憲,按照《大明律令,他們當如何處置?”

 小皇帝開始了點名,張敷華也只能硬著頭皮回答。

 “回稟陛下,情節嚴重的三十二人,按《大明律,當斬;情節較輕的十八人,當革職流放充軍;情節最輕的六人,當貶官!”

 三十二人,當斬!

 十八人,當充軍流放!

 六人,當貶官!

 這個懲罰,不可謂不重!

 畢竟這五十六人可都是兵部堂官郎官,不是什麼刀筆小吏,哪怕是三位朝堂真王,此刻都覺得一陣肉痛。

 “那好!”

 “既然如此,就按照《大明律治罪!”

 “該殺頭的殺頭,該充軍的充軍,剩下的那六人,全部貶去瓊州府,無詔不得改調升遷!”

 朱厚照冷笑道。

 朕要革除他們的功名,可是你們不願!

 那很好,那就按照《大明律辦事,看看誰能夠忍得住!

 群臣聽見小皇帝這最終處置結果,盡皆倒吸了一口涼氣。

 沒辦法,小皇帝這一手,太狠了啊!

 殺頭的殺頭,充軍的充軍,五十人直接仕途斷絕。

 而那最後六人則是更加悽慘,被流放去了天遠地遠的瓊州府,而且小皇帝還嚴令不得改調升遷,這就意味著他們一輩子都只能爛在那瓊州府,連回家歸鄉的機會都沒有!

 哪怕還能保住官身,可是跟流放沒什麼區別了!

 這輩子已經徹底完了!

 面對如此狠辣的處置結果,劉健終究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陛下,若是如此,於陛下仁名有損啊!”

 “呵!仁名?”朱厚照輕笑道:“朕在你們眼中還有什麼仁名可言?”

 “元輔,還有你們,不要跟朕再扯這些虛的!”

 “想要保住這五十六人,那就讓朕革了他們的功名,如若不然,那就任由他們去死吧!”

 “太祖高皇帝曾經重典懲治貪腐,朕這不過是在遵循祖制罷了,怎麼?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這一刻,廷臣臉色頓時變得古怪了起來,好懸沒有被當場氣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