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

 湯昊的話,一向刺耳。

 只要這位中山侯在廷議開口,鐵定沒有什麼好話。

 他方才這番話可謂是直接將讀書人的遮羞布都給扯掉了。

 事實上,書生士子也好,文臣縉紳也罷,成天整日裡都是在高喊著什麼“寒窗苦讀十餘載”,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開局一個碗,卑賤農戶出身,當過乞丐要過飯,做過和尚撞過鍾,參加義軍造過反……可謂是元末群雄裡面出身最慘的人。

 群雄並起,逐鹿天下,最終卻是他朱元璋戡亂摧強,剪滅群雄,定鼎天下建立大明!

 而朱重八同志本人就是個十分好學的人,極其重視教育對於治國的重要作用,把教育置於國家發展的重要地位,確立了“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的文教政策,大力發展學校教育事業。

 鄉野間設立學舍,每三十五家辦一“社學”,生員沒有定額,為稚子幼童啟蒙;地方上有縣學、州學、府學,每天供應生員飲食,給天下學子開闢出一道求學之路。

 府、州、縣學府所招收的學子,以官員子弟及普通百姓子弟之優秀者、年十五歲以上、讀過“四書”的為合格。

 每月有小考,大考三年一次,成績優秀者,先送到行省,再選拔最優者送至京師,入國子監進學修德,妻子可隨行,國子監負責一切食宿費用。

 學成後由天子召見,分科擢用,其任用之職務有御史、知州、知縣、教官、經歷、縣丞、部院書吏奏差、五府掾史等。

 至於鄉里學舍之教師,由郡守縣令選擇有學行者擔任之,鄉學同樣三年一大考,師生均有升級制度,十分完備。

 大明辦學之盛況,遠遠超過了唐宋時期,形成了一套以鄉野社學到州府縣官學再到中央官學的完備體系,誠可謂是“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

 不過太祖爺朱元璋起初並不重視科舉,按照他的計劃,參加科舉的必須是學校的生員,但學校生員做官則不一定非要經過科舉,如國子監學子考核通過後便可出任官員。

 大明也因此施行學校與科舉交錯的取士政策,“科舉必由學校,而學校起家可不由科舉”。

 也就是說,要參加科舉必須先人學校進學,學校中的佼佼者不經科舉也可以給官。

 只是不同時期,歷代帝王對科舉和學校的重視程度不一樣。

 比如永樂帝朱棣,明顯更加重視科舉大考。

 畢竟科舉大考是國家公平選拔人才的重要制度,是國家的柱石和根基。

 但不論如何,大明王朝的讀書人,日子過得還真不算苦。

 哪怕家境貧寒,只要肯勤學苦讀,就能夠進入社學、縣學、府學等一步一步進學修德,同時還可以通過科舉大考獲得秀才、舉人等功名,取得對應的優待和特權!

 這一點,在場廷臣可謂是心中門清,畢竟他們也是通過這科舉大考步入仕途的!

 回顧自己求學科考的歷程,苦嗎?

 當然是有些苦的。

 但是與中山侯湯昊方才所提及的這些農戶、匠戶和商戶相比,這一點點苦頭又算得了什麼呢?

 你就算再苦,那至少也是吃喝不愁,只管專心進學修德罷了。

 可這天下間的農戶、匠戶和商戶,又有多少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呢?

 所以,湯侯這些話,根本沒辦法反駁!

 士農工商這四民,代表著四個階級,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比性。

 但,不管怎麼樣,今日都絕不能讓小皇帝開了革除功名的先河!

 “陛下,三思啊!”

 老首輔劉健神情凝重地開了口。

 “方才總憲所言極是,讀書人在朝為官在鄉為紳,承擔著教化萬民、維持法令的重擔,他們是朝廷的基石!”

 “若是陛下輕易間開了這“革除讀書人功名”的先河,日後帝王盡皆如此,那讀書人失去了這功名,還如何宣揚教化?如何維持鄉野法令?豈不是會盜匪橫行、禮崩樂壞、綱紀不存嗎?”

 順著劉健的思路,天官馬文升繼續深入往下講去。

 “陛下,元輔此話乃是忠言!”

 “讀書人之所以能夠明辨是非,之所以能夠教化萬民,不僅僅只是因為他們讀書習字進學修德,更是因為讀書人享有功名特權,可以不受路引限制,可以自由行走天下游學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