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

 你說話的時候,能不能稍微動動腦子啊喂?!

 “木齋,你想過沒有,那些沿海衛所為什麼會糜爛?”

 劉健大有深意地開口提點道,希冀著謝遷能夠體悟到自己話語中的深意。

 可惜謝遷這輩子仕途太過順暢,自從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后,不是待在翰林院觀政,就是進入東宮成為太子近臣,沒經歷過什麼官場黑暗,更不瞭解民間疾苦。

 當然,他能夠堅守本心,做到恪守原則一心為國一心為民,與他這順暢的仕途也分不開關係。

 “元輔,衛所廢弛,根源不是出在世襲武官制度上面嗎?”

 “昔年太祖高皇帝在天下的各軍事要地,設立軍衛,然後創立了寓兵於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即是衛所軍制。”

 “但問題在於,這衛所軍戶乃是世襲,武官世襲武官,軍丁世襲軍丁,致使一個個衛所儼然變成了這些武官將佐的自留地,各級衛所軍官利用職務之便,侵佔軍屯土地,私役士兵,倒賣軍械,剋扣軍餉……”

 謝遷說得情緒激動,臉色漲紅。

 劉健聽得眉頭緊鎖,沉默不語。

 直到謝遷一五一十地道出了這衛所軍制的弊病,道出了為何沿海衛所會日益糜爛,可元輔大人依舊沒有開口,而是滿臉失望地看著他。

 終於,謝遷意識到了不對勁,他默默地閉上了嘴。

 “你說的很對,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這只是其一,甚至都不是主要原因。”

 “沿海衛所,重在“沿海”二字,你能夠聽明白嗎?”

 沿海衛所,重在沿海。

 謝遷聞言一怔,臉色逐漸變得難看了起來。

 “元輔大人的意思是……”

 “沿海衛所之所以糜爛,是因為衛所軍官與商人勾結,買賣走私貨物,通過這一系列手段斂財。”

 劉健嘆了口氣,再次出言,給了謝遷重磅一擊。

 “那麼,這些商人又是憑什麼,有資格與執掌衛所的軍官搭上線呢?”

 “商賈向來卑賤,若是背後沒有勢力支持,他們別說與衛所軍官做生意了,只要膽敢登門,就會被這些武夫丘八給生吃活剝了,連點血水都不會剩下!”

 “所以,他們背後站著人,那木齋你想想,這些商人背後站著誰呢?”

 話聽到這兒,謝遷的臉色已經很是難看了。

 “他們背後站著的人,足以讓衛所軍官忌憚,不至於為了蠅頭小利與商賈背後之人撕破臉皮,那麼這些商賈背後之人,到底是誰呢?”

 “比如我大明與倭國的勘合貿易,日商每一次都會採購大量的如生絲、藥材、字畫、書籍等中原特產,那麼木齋你想過沒有,這些東西從何而來?”

 “單論生絲,江南就是為整個大明的生絲生產中心,蘇州“家杼軸而戶纂組”,織造花羅、素羅、緞、綢數十種,杭州成為各地“大賈不遠千里而求羅、綺、繒、帛者必走浙東”的基地,嘉興“蠶桑組繡之技衣食海內”……”

 “或許你會說,還有川蜀,“蜀錦工甲天下,特設織錦坊供御用”,保寧“有絲綾文錦之饒”,還有山西“潞綢”,“潞城機杼鬥巧,織作純麗衣天下”……”

 “但不管是川蜀還是山西,他們都距離沿海太遠,哪有江南之地佔據了地利優勢方便!”

 劉健不再去看謝遷,而是自顧自地站起了身,向屋外走去。

 “木齋,沿海衛所之所以糜爛,是因為有人想要它糜爛;沿海倭患之所以猖獗,是有人想要它猖獗!”

 “這一次,中山侯湯昊,出兵剿的不是“倭”,而是“衛”,而是“紳”!”

 “用不了多久,老夫就會致仕了,這首輔之位,只有伱來做!”

 “凡事不要只看皮,要看骨要看裡!”

 謝遷豁然轉頭,下意識地追問道。

 “元輔大人,既然您一直心知肚明,為何還要……還要……”

 劉健停下腳步,轉過身看著謝遷。

 “還要……如何?”

 “作壁上觀,冷眼旁觀,尸位素餐,對吧?”

 “但是你想過沒有,老夫又能如何?”

 劉健冷笑道:“你謝遷不是江南士紳的一員嗎?哪怕你自己潔身自好奉公廉明,但是你的家人你的族人你的鄉人呢?”

 “這大明吶,文臣縉紳把持朝政太久,久到他們都快要忘記了,大明王朝的真正主人,並不是他們,而是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