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14章 各方反應

 兵部值房。

 李東陽憤怒地將茶杯摔在了地上。

 “老夫就不明白了,為什麼太后會突然出手,助那個該死的莽夫?”

 劉瑾何許人也,哪能將朱厚照的話真個記在心上啊,一出了乾清宮,立刻就給李東陽傳去了消息。

 這也是為何李東陽會黯然率群臣退去的原因。

 “如果不是這太后娘娘出手相助,那湯昊今日必死無疑!”

 “現在好了,湯昊被打入詔獄,根本不交給三法司,陛下這分明就是在庇護於他,此獠遲早還有起復的機會!”

 坐在李東陽對面這人,面容略顯清瘦,但雙目炯炯有神,渾身書卷氣息,卻身材極度高大,再加上此人瘦削,這身高更顯突出,往那裡一坐,堪稱氣度不凡。

 此人正是現任兵部尚書,執掌天下戎政的大司馬,楊一清,字應寧。

 “應寧,你為何還能坐得住啊?”

 李東陽怒罵一陣,又劇烈咳嗽了起來。

 眼見楊一清不為所動,他立刻緊追不放地質問道。

 楊一清聞言一陣無奈,默默地將茶水遞了過去。

 說實話,楊一清實在是不想摻和這些朝堂爭鬥。

 當年楊一清升任山西按察使司僉事,改陝西副使督學,在陝西任職八年,平時空閒時考察邊疆戰事,印證自己所學,因此積攢下了邊略經驗,此後入朝,任太常寺少卿,後進南京太常寺卿。

 按照正常流程,楊一清本來不會如此青雲直上的,奈何即便他不願意,身在官場卻難以獨善其身,時任兵部尚書的劉大夏一再舉薦,楊一清因此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擔任陝西巡撫,負責督理陝西馬政,期間平定邊疆進犯、彈劾貪庸總兵武安侯鄭宏,並裁減鎮守中官費用,使得軍紀嚴明。

 然後就是蒙古小王子獲悉大明王朝換了一個小皇帝,想要試試這個小皇帝的成色,順便南下劫掠一番打打秋風,卻不料被楊一清迎頭痛擊。

 那一戰,楊一清親率輕騎自平涼晝夜行軍,抵禦南下北虜入侵併發動奇襲,大破北虜立下軍功,擊退蒙古軍的進犯。

 緊接著朝中的李東陽和劉大夏就開始為他邀功了,朝廷不得不捏著鼻子給了他一個“三邊總制”的實權高位,總制延綏、寧夏、甘肅三鎮軍務陝甘總督。

 這官兒是越做越大了,但楊一清這心裡面卻越來越不安。

 原因無他,唯黨爭耳。

 李東陽和劉大夏這些湖廣鄉黨的所作所為,楊一清雖然遠在邊地但也不是毫不所知。

 事實上,他太瞭解自己這兩位同窗好友了,其人什麼德行,楊一清再瞭解不過。

 越是如此,楊一清就越是不安。

 因為他這平步青雲步步高昇,皆是來自於李東陽和劉大夏,皆是來自於湖廣鄉黨。

 哪怕他本人並未因此做過任何結黨營私的事情,但是陛下會怎麼看,朝廷又會怎麼看呢?

 現在更是好得很,不經過他楊一清同意,連聲招呼都不打,直接將他楊一清給弄來了朝堂,做這執掌天下戎政的兵部大司馬!

 到了這一步,楊一清就算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朝野上下包括皇帝陛下都會默認為他就是李東陽的黨羽!

 楊一清那是百口莫辯,只能將滿腔火氣都對準了李東陽。

 奈何問題在於,他這高升也是實情,饒是楊一清也不可否認,李東陽對他有提攜舉薦之恩。

 這一來二去之間的腌臢事情,當真是難以說清。

 李東陽注意到了楊一清的臉色,似乎察覺到了什麼,頓時出言安撫道:“應寧,莫非你還在怪老夫強行將你調來中樞不成?”

 “罷了罷了,老夫也知道這並非你本意,但如今朝堂局勢不明,時雍劉大夏字又被那中山侯給逼迫得主動致仕,老夫這也是沒有辦法,所以才會出此下策!”

 “畢竟你楊應寧功勳卓著,而且熟知邊事,這是朝野上下人盡皆知的事情,由你繼任兵部尚書一職,天下信服!”

 楊一清聽出了這些話語中的恭維之意,到底還是忍不住鬆了口。

 “西涯,你一直都瞭解我這個人,我只想精忠報國,不願參與朝堂爭鬥。”

 “若是你想借助我這兵部尚書的權勢,助伱黨同伐異謀取私利,恕我楊一清做不到!”

 此話一出,氣氛頓時變得尷尬了起來。

 李東陽愣愣地看了楊一清半晌,隨後用咳嗽掩飾自己的尷尬。

 “應寧這是說的什麼話?”

 “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老夫也是因為那中山侯行事太過暴虐不仁,堪稱酷吏典範,所以才會對其厭惡痛恨,僅此而已。”

 “真是如此嗎?”楊一清毫不客氣地直言道,“公是公,私是私,西涯你現在公私不分,遲早會惹出大禍的!”

 這下子,李東陽是真繃不住了。

 然而楊一清這個兵部尚書,到底是實權大司馬,即便是李東陽也不敢在他面前擺譜,所以只能乾笑一聲,然後黑著臉起身離去。

 回到內閣值房,李東陽暴怒到了極點!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楊一清竟然如此不給自己面子!

 什麼“公私不分”,輪得到你一個“西南蠻夷”楊一清祖籍雲南來教訓老夫嗎?

 倘若不是見你楊一清能力凸出,我等又豈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提攜舉薦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