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35章 規矩!

 第235章 規矩!

 山東臨清。

 清河船廠舊址。

 大明在宣德年間全面收縮防線,又叫停了鄭和下西洋,轉而推行無比嚴苛的海禁政策,致使沿海各大船廠全部廢置,緊接著就是大量沿海百姓失去生計要麼逃亡淪為流民,要麼就是淪為士紳田地裡面的佃戶。

 不過此刻的清河船廠,卻是熱鬧非凡,異常嘈雜。

 其實湯昊之所以要推遲前來山東的時間,則是為了等待匠人們抵達此地,以及抽調衛所軍士輪換回大明的湯木。

 左一刀早就奉命前來山東,抽調了一批衛所軍乘船前去濟州馬場,換回了湯木所率領的兩千戰兵,以及先前留在琉球負責訓練琉球軍士的五百戰兵,然後左一刀便來到了這地處臨清的清河船廠,先行一步處理好了基礎事宜。

 只是湯木對此有些不滿,一見到湯昊立刻就咆哮道。

 “昊哥兒,你這也太過分了啊!”

 “我就在濟州島多待了幾個月,你竟然他娘地都大婚了!”

 “作為你這位中山侯的絕對心腹兼左膀右臂,我表示自己很受傷!”

 聽見湯木的故意打趣,一眾戰兵也是紛紛叫囂了起來。

 哪有他們侯爺大婚,他們卻不在現場的道理,這不是故意欺負人嗎?

 湯昊沒好氣地瞪了湯木一眼,隨後看向一眾京軍戰兵。

 “別叫喚!”

 “放心吧,該給你們的賞賜,一個不少!”

 “此次你們之中,大部分將士都立下了軍功,升官發財自然是少不了的!”

 湯昊緊接著拿出了一份名單,直接高聲唸了起來。

 很快包括王大寶在內的一百二十八人被喊了出來,隨即湯昊下達了指令,他們晉升為了山東各衛所的正千戶。

 而後又是一批京軍戰兵,僅有六十四人,他們晉升為了山東諸衛所的高級軍官,包括指揮使、指揮僉事、指揮同知等在內。

 這是湯昊曾經承諾過他們的事情,只要追隨他這位中山侯奮勇殺敵,那一應賞賜就絕不會少。

 該升官的升官,該發財的發財,反正不會虧待了有功將士!

 聽到中山侯這話,三軍將士頓時歡呼了起來。

 哪怕其中大部分人還沒有得到晉升,但是他們也得到了錢財賞賜,而且他們敏銳地發現,這些升官的人,諸如王大寶這種,確實是立下了軍功殺了不少倭寇,而且還是受傷的將士。

 換句話說,升官的將士,大部分都是傷殘人員。

 其實王大寶都已經做好了準備,領取一筆餉銀就回家耕田種地了,因為他們缺胳膊少腿兒的,也不可能繼續留在戰兵裡面了。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筆餉銀即便中山侯給的再豐厚,也遲早會有用完的那一天,可是他們自己缺胳膊少腿的,回家基本上也幹不了重活,下半輩子估計會過得很是悽慘。

 可是,誰都沒有想到,這個兇惡的中山侯,竟然會兌現了他當初的諾言,絕不虧待任何一個有功將士,直接讓他們升官了。

 最低的人,都是衛所千戶起步,這可是真正的軍官啊!

 而其餘沒有升官的將士,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才會對湯昊心悅誠服,才會振臂高呼。

 因為他們遲早也會有這麼一天,面臨傷殘退役,到時候他們該拿什麼養家餬口呢?

 現在,中山侯給了他們答案。

 你們儘管放心大膽地去浴血搏殺,後續問題完全不用你們操心!

 在這一刻,軍心徹底凝固,士氣高漲如虹!

 湯昊擺了擺手,示意將士們安靜了下來。

 “升官的,可以先回去帶上家人,一月之內抵達山東相應衛所報道。”

 “發財的,也可以將銀錢郵寄回去給家人,本侯保證可以送到你們家人手中。”

 “其餘將士,駐紮在這清河船廠,以後此地將會是我們的大本營,很長一段時間內本侯都會駐守此地。”

 得到了這個命令,三軍將士徹底放下心來。

 隨後湯木和左一刀就開始了安排,帶著兩千三百餘名戰兵進駐清河船廠。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裡,從南京龍江船廠和淮南清江船廠徵召的匠人隊伍也陸續抵達。

 而湯昊在這段時間內並沒有露面,依舊研究著鄭和留下來的那些珍貴資料,尤其是那些戰船資料。

 大明造船除數量多以外,還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船體增大,二是船型名目繁多。

 大明船舶最大的,要算鄭和下西洋的大型寶船,“長肆拾肆丈肆尺,闊壹拾捌丈”。

 根據大明規定的斛鬥稱尺制度,這一尺相當於三十一釐米,依此換算,大寶船的長與寬約為一百三十八米和五十六米,載重量約為兩千五百噸,排水量為三千一百噸。

 隨鄭和下西洋的鞏珍在其著作《西洋番國志中,說寶船“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

 這樣的巨舶,不僅“蓋古所未有”,而且達到了十九世紀以前世界上木帆船的頂峰!

 因此,英國著名的科學家李約瑟指出:“在造船方面,中國曾遠遠走在歐洲的前面。”

 只是可惜,這樣的寶船,以大明王朝如今的造船水平,就算能夠強行造出來,也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