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35章 規矩!

 湯昊心目中的無敵艦隊,其實也不需要這樣的龐然大物,他更加在乎實用性。

 而大明水師的戰船,主要以福船為主,誕生於福建沿海的一種船型的統稱,其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建材主要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

 共有六號,海戰用的福船,是指一號和二號,一號福舩九丈,二號福舩八丈。

 按曾在嘉靖年間取得數次大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雲:“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倭船自來矮小如我小蒼船,故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鬥船力而不在鬥人力。”

 所以,湯昊的主要目標,自然就在這福船上面。

 而除了福船之外,還有諸如樓船、蒙衝、鬥艦、海鶻、走舸、遊艇等,還有四百料戰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各式各樣功能齊全的船舶。

 換而言之,昔日的大明水師,確實是無敵於世的第一海軍!

 而赫赫有名的鄭和艦隊,實際上只是強大的大明帝國海軍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在大明水師最為巔峰鼎盛的永樂十八年,大明水師擁有三千八百艘船,其中一千三百五十艘巡船,一千三百五十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四百艘大船和四百艘運糧漕船,其中二百五十艘是遠洋寶船,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其總規模相當於十個西班牙無敵艦隊!

 可想而知,這是一支何其恐怖的海軍力量!

 比如鄭和下西洋所組織的遠航船隊,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規模的遠航船隊,也是一支史無前例的海上特混艦隊。

 鄭和艦隊由兩百餘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遠洋海船組成,將士二萬餘名,規模宏大,人員眾多,組織嚴密。

 這支艦隊是一支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遠航船隊,其船隊規模之大、船舶種類和數量之多是史無前例的,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寶船,是鄭和率領的海上特混艦隊的旗艦!

 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確實打過幾次漂亮的仗,比如全殲了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以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盜集團,把海盜全數或屠或擒,著名的“海賊王”陳祖義被俘,後來押回大明京師正法,那是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以上的海盜,這一仗打得並不簡單,可鄭和艦隊還是贏了。

 這場戰爭,在鄭和手札裡面有著詳細的記載,湯昊甚至都能夠從這字裡行間,感受到鄭和指揮水師作戰的滔天霸氣!

 可惜,很快就被打擾了。

 湯木和左一刀聯袂走了進來,臉色不怎麼好看。

 “侯爺,出事了。”

 湯木沉聲道:“匠人裡面有人鬧事!”

 湯昊聞言緩緩放下了鄭和手札,然後目光移向了左一刀。

 即便他沒有開口,左一刀也明白了自家侯爺的意思。

 有人膽敢鬧事,為何錦衣衛不出手?

 左一刀有苦難言,只能硬著頭皮解釋道:“鬧事的是兩撥人馬,琉球工匠和龍江船廠的工匠,雙方為了爭奪更好的屋舍,所以才會……”

 聽到這話,湯昊直接起身,向門外走去。

 “召集所有工匠!”

 此話一出,湯木和左一刀對視了一眼。

 鑑於這麼長時間的追隨,二人都有了一個明悟。

 一般這種時候,那就代表著有人要倒黴了!

 半個時辰之後,所有工匠全部齊聚在船廠前面的空地裡。

 湯昊揹著手打量起了這些匠人,卻是暗自嘆了口氣。

 琉球比之大明,有可比性嗎?

 確實沒有,因為琉球現在正處於部落奴隸制度向封建專制制度的轉變,所以他們的子民大多是茹毛飲血,身披獸皮的。

 而大明是出了名的天朝上國,禮儀之邦。

 可是現在,映入湯昊眼簾的這一幕,卻是截然相反。

 哪怕琉球工匠披著獸皮,可是人家至少個個精神飽滿身強體壯,而大明王朝的匠人呢?

 一個個衣衫襤褸,骨瘦如柴,滿臉都寫著驚恐和畏懼。

 如同昔日那些灶戶鹽丁一樣,造成這一幕的,還是因為大明朝這該死的戶役制度!

 大明立國之後,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選擇繼承元朝的“諸色戶計”戶籍制度,將戶籍分劃為民戶、軍戶、匠戶等籍,民戶務農,並向國家納農業稅、服徭役;軍戶的義務是服兵,匠戶則必須為宮廷、官府及官營手工業服勞役,灶戶則是終日煮鹽丁,農戶則是耕田種地。

 並且太祖朱元璋嚴格禁止更換戶別,各色戶籍世襲職業,不容更改,農民的子弟世代務農,工匠的子孫世代做工,軍戶的子孫世代從軍,灶戶的子孫世代煮鹽……

 這也就意味著,爺爺是什麼,兒子就是什麼,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輩子都沒有變更的機會。

 太祖朱元璋企圖用這樣的一種畸形制度,來維持整個大明帝國的千秋萬代,規定了所有人的身份,並且這種身份是世世代代的延續下去,不能有任何的變動。

 狗日的朱重八!

 其本質上,還是“士農工商”階級的延續。

 工匠原本地位就低下卑賤,還得承擔為宮廷、官府及官營手工業服勞役,得到的報酬卻是幾乎沒有,朝廷當然會撥出相應的款項,可是現如今這大明王朝吏治腐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錢糧哪裡會落入這些卑賤匠戶手中,早就被一層一層地分瓜乾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