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88章 赤松氏

兵庫津神戶港。

 

鎌倉時代倭國內第一繁華富庶的大港口。

 

兵庫津是這個時代倭國最大的一個和物資集散地,而且作為日明貿易的據點,離倭國核心的京都地區非常近,此時依然還是屬於室町幕府的控制範圍之下。

 

當明軍船隊浩浩蕩蕩地出現在海面上時,整個港口都因此而震動不安,所有倭人全都跑出房門,呆愣愣地看著這海面上的巨大福船和恐怖艦隊,臉上寫滿了驚駭神色。

 

“大船!”

 

“好大的船!”

 

“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大的船?”

 

不是倭人沒有見識,而是他們一直精造小船,倭人船隻與大明福船根本就沒辦法相提並論。

 

眼前這一艘艘高大如城的巨大福船映入眼簾,帶給倭人的震撼可想而知。

 

很快負責管理港口的大名赤松氏立刻就帶著大量家族武士趕了過來,憂心忡忡地看著這些突然出現的大明船隊。

 

這裡屬於瀨戶內海,又是核心的京都地區,屬於倭國的關中平原,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再加上這兵庫津算是倭國現在最大的港口和物資集散地,這裡每年徵收的稅收是赤松氏重要的財源。

 

現在這大明船隊不由分說地就出現在海上,而且正朝著兵庫津急速的駛來,這很牛逼不讓人懷疑這些明人的動機!

 

兵庫津後面就是京都,而京都是倭國倭王的所在地,室町的核心之地也是在距離京都不遠的室町,京都地區同樣也是倭國的核心。

 

現在可不是以前了,現在室町幕府統治衰弱,對各地影響力和控制力大大降低,各地大明彼此之間不斷的征伐,各個大名的內部同樣也是爭權奪利,家臣謀奪家主的產業,武士暗殺家督等等的事情也是時常發生。

 

赤松氏起家於元弘之亂,在元弘之亂和南北朝時期為宗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此外強力的支族還有別所氏、佐用氏、宇野氏和小寺氏四家,並稱“赤松四天王”。

 

室町時期到戰國時代,有依然護庇宗家的,更多的支族則各自割據播磨國的要地,自成一家。但在習慣上而言仍然是一族的,稱為赤松三十六家,因此赤松氏的整體實力放在整個倭國那都是數一數二的。

 

奈何問題在於,現在倭國陷入了內亂,那被驅逐的十代幕府將軍足利義稙得到了大內氏的支持,正召集了大軍反攻京都,已經打到京畿地區來了,而且足利義稙的軍隊裡面還隱隱可見大明戰兵的影子。

 

此刻這些明軍突然不告而宣地出現在兵庫津的海面上,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會覺得此事極其不正常!

 

赤松氏一眼就認出了這些戰船是大明的船,因為周邊國家裡面只有大明才有這個實力和財力,打造這等高大如城的恐怖戰船。

 

而且了船上飄揚的旗幟,明黃色的龍旗,根本就不是倭國這邊家族喜歡使用的顏色和旗幟。

 

赤松氏家主赤松五郎憂心忡忡地看著眼前這支橫衝直撞的大明船隊,臉色也逐漸開始發白。

 

大明的船不少見,隔三差五都有大明的商船抵達兵庫津,但是如此大規模的船隊,這絕對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此刻整片的海面都被這龐大的船隊所籠罩,氣勢驚人,以至於倭國自己的小船之類的根本就不敢靠近這支龐大的船隊,就算有也直接就被強行撞開了。

 

明人的霸道蠻橫,可見一斑。

 

赤松五郎急忙派遣手底下的人乘坐小船迎了上去,想要先弄清楚這些明人前來的真正原因。

 

與此同時,福船上面。

 

湯昊正好整以暇地看著這些略顯慌亂的倭人。

 

先前朝廷派遣禮部侍郎、大儒名士謝鐸前來倭國,試圖以大明宗主國的名義調停倭國的內亂戰爭,然而根本就起不到效果。

 

湯昊當然明白這裡面的原因。

 

現在的倭王,或者說那勞什子天皇,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權力和影響力,據說倭王連吃飯都成問題。

 

比如第一百零三代后土御門天皇駕崩後就因沒有葬儀費用,致使后土御門天皇在大奧停屍四十天而無法下葬,最後還是幾個大名看不下去了湊錢給了幾百貫這才總算是下葬了;即他位的兒子後柏原天皇也是個窮皇帝,他即了窮老爹的位後,正趕上“應仁之亂”之後的朝廷財政困難,因此他踐祚二十二年,居然因沒錢而一直未能舉行繼位大典,最後還是幕府這邊給了五百貫他才舉辦了自己的登基大典,那個時候都五六十歲了;他兒子第後奈良天皇亦然,在老爹那兒繼承的也是個空架子,致使他也是直到踐祚十年未能舉行繼位大典;後奈良天皇的兒子正親町天皇同樣是個窮貨,當了天皇后不僅因沒錢無法舉行即位大典,甚至連想修繕一下大奧的錢都沒有;而因東宮太子去世,正親町天皇的後任,即他位的皇孫窮掉底兒的後陽成天皇,如果不是在豐臣秀吉的庇護下,根本連登基都是妄想

 

說白了,這所謂得天荒其實就是個笑話,擺在檯面上的吉祥物罷了。

 

不過在戰國時期天皇擁有的一個至為重要的能賺錢的權力就值得一述了,因戰國時期是諸侯爭霸的實力至上主義時代,一些通過戰爭最後取得勝利的大名在得勝後突然尷尬的發現,他們雖贏得了勝利奪下了地盤,但卻因無官職在身,自己充其量也就是成為了一個擁有武裝的地方豪強或莊園主而已,所謂的大名之名只是一個自封的名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