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赤眉起義為什麼會失敗?

  四年二月,王莽再遣王匡、國將哀章率軍東攻赤眉。是時,赤眉軍已佔有今山東、江蘇、安徽、河南交界的廣大地區,兵力達數十萬之眾,與日益壯大的綠林軍相互呼應,構成對王莽政權的極大威脅。四月,王莽為對付迅速發展起來的綠林軍,被迫抽調王尋等率大軍南下。赤眉軍繼續活動在東方廣大地區。同年六月,以綠林軍為主體的漢更始軍在昆陽大敗莽軍42萬(參見昆陽之戰),從根本上動搖了王莽政權。

  九月,更始軍破洛陽、佔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推翻王莽政權。更始帝劉玄遷都洛陽之際,赤眉軍正活躍在濮陽一帶。樊崇親赴洛陽,欲與更始合作,但受到劉玄的歧視與排斥,幾十萬大軍未得到妥善安置。樊崇乘劉玄遷都長安之機,潛回軍營。為解決糧食補給,赤眉軍進入潁川后,兵分兩路:一路由樊崇、逄安率領攻佔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南下宛縣(今河南南陽市);一部由徐宣、謝祿等率領,攻拔陽翟(今河南禹州),西至梁縣(今河南臨汝西南),擊殺了更始河南太守。

  赤眉軍雖接連獲勝,但因缺乏明確的鬥爭目標,士卒大多疲憊厭戰,意欲東歸鄉里。樊崇等赤眉軍將帥,不滿劉玄所為,又恐東歸後,大軍自散,遂決策西攻長安,以求新的發展。赤眉軍分兵兩路,分別從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和陸渾關(今河南宜陽東南)向關中進軍。次年正月兩路會師,在弘農(今河南靈寶東北)連敗更始軍。六月,赤眉軍進抵華陰(今陝西華陰東),立劉盆子為帝,建元建世。九月攻破長安,推翻更始政權。

  赤眉軍雖有百萬之眾,但所面臨的形勢卻十分嚴峻。劉秀乘赤眉進攻長安之機,遣兵攻佔洛陽,切斷了赤眉與東方的聯絡。南陽(郡治宛縣,今河南南陽市)、漢中(郡治西城,今陝西安康西北)的更始勢力王常、劉嘉扼住了赤眉向東南發展的道路;西北有隗囂據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劉秀部將鄧禹據枸邑(今陝西旬邑東北),使赤眉軍無法向西北發展;加之關中屢遭戰亂,人民饑饉,地方豪強隱糧聚眾,堅壁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