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大韓民國著名的“鳴梁大捷”

  按朝鮮兵書的說法,這種只有不到2米長的,724斤的火炮可以把33斤重的炮彈打到800步以外。如果真是這樣,那其威力要比百年後那些3000斤,6000斤紅夷大炮要大的多的多。

  真正摧毀日本水軍主力的是明朝水師

  在那場戰爭中真正對日本水軍進行重擊的是露梁海戰。在這場最後的大決戰中,中國明朝水師精銳盡出,明軍一個水師營,大福船4艘,中型海蒼船和小型蒼山船,配備4門前裝大發熕,40門佛郎機炮和碗口銃,68支鳥銃,500個噴筒,2000只火箭和登船近戰的標槍,勾廉槍,過船釘槍。

  海戰時,先是前裝大發熕和佛郎機開火,到了近距離碗口銃,鳥銃和火箭開始射擊。靠的再距離近一些,就是噴筒和火球了,最後就是勾廉槍,過船釘槍,鉤住敵船,進行跳幫,用標槍,軍刀白刃戰了,這個才是哪個時代海戰的典型方法。

  如果按照朝鮮那樣就拿著幾隻打出7錢小鐵子的噴子就想靠純粹火力戰打沉數十艘大船?就是把一艘1000石的大船擺在哪裡不動?

  20多個人拿著那種小噴子在20-30米外隨便打,打一天能打沉嗎?

  明朝的大型佛郎機炮,只有大號佛郎機才有可能在海上重創對方艦隊,而不是朝鮮那些百十斤的小炮。

  露梁海戰李舜臣打下手明軍才是主力

  露梁海戰那才是貨真價實的打敗了日本水軍主力。這場大戰的日本水軍島津義宏,立花宗茂和高橋直次帶領500只戰船,17000日軍出戰。

  迎戰的明軍水師是陳璘,王元周領導的600只海船和19400名明軍。李舜臣的朝鮮水師只不過是打下手的,才100只船和7000士兵,李舜臣和明軍將領鄧子龍都是擔任伏兵角色,分別埋伏在露梁海峽北側和南海島附近的觀音浦。

  明朝海軍提督陳璘才是統帥和擔負正面決戰任務,日本水軍在向外突圍的時候在觀音浦打死了前來封堵的李舜臣和明軍將領鄧子龍。

  露梁海戰艦隊決戰是中日水師大戰

  但是隨後明軍水師主力壓上爆發艦隊決戰,在明軍佛郎機炮轟擊和近距離投擲火球的攻擊下,日軍大敗,損失戰船200多艘,而日軍只捕獲2艘明軍戰船。露梁海戰和中途島海戰就是是日本海軍300年不敗神話的一頭和一尾。

  李舜臣確實是一個水師高手,在那個朝鮮面臨亡國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全國一片慘敗的情況下,還能打出勝利,鼓舞了朝鮮軍民的士氣,確實非常厲害。但是沒有必要做過分的誇大。在明軍水師進入朝鮮以前,李舜臣實際上就是在沿海搞襲擊或者伏擊戰,戰果實際上都不大。而他的戰績也是來自於自己的記述,全部記錄在他的亂中雜錄中,無論是對手日本,還是聯軍明朝都缺乏這些光輝耀眼戰績記錄。

  韓國非常重視宣傳,現在李舜臣的名字在世界上,甚至在中國也遠比那些實際在朝鮮抗日戰爭中擔任絕對主力的明軍將領出名。現在韓國海軍軍徽也採用了龜船的標誌。

  直到明朝水軍大舉入朝,露梁海戰爆發,李舜臣才是第一次參加外海大海戰。而且只是擔任埋伏的副將。可是由於缺乏宣傳,如今世人皆以為露梁海戰是李舜臣一手全面指揮的。

  由此為例,所以我們在想念起北洋水師和大清水師提督丁汝昌的時候,是不是也能為那支大明水師和那位大明水師提督陳璘樹立一座塑像呢?畢竟陳璘取得了到現在為止,中國5000年文明最大的海戰勝利。在為失敗者扼腕惋惜的時候,請不要遺忘那些輝煌的勝利者。

  參考資料:

  亂中日記

  高麗秘貼-朝鮮出兵異聞之李舜臣將軍

  明實錄:萬曆實錄

  壬辰倭亂:四百年前的第一場朝鮮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