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一槍“換回”了億兩白銀?

  “此血可以報國矣!”

  今天,在合肥大興集李鴻章享堂的正殿內,有一個紫檀木製成的玻璃櫥,玻璃櫥中陳列著一件染滿暗黑血跡的李鴻章黃馬褂,應該就是馬關的這件。

  小山豐太郎用的可能是土槍吧,威力不夠大。李鴻章中的這一槍,子彈正好嵌在左眼下方一寸的位置。子彈雖然留在了體內,但並沒有傷及眼睛。李鴻章不讓取出來,俄國醫生也堅持不取。

  一是老先生時年七十三,一動不如一靜。

  二是老先生可能希望留下這個讓伊藤博文揪心的“罪證”,和日本人做“有理、有節的鬥爭”。

  果然,一顆子彈換回億兩白銀,最後理虧的日本人要價從三億兩降到兩億兩。這“一槍”甚至還引來了俄羅斯、法國、德國對日本掠奪遼東的聯合干預。在他們的壓力下,特別是俄羅斯有意無意地在遠東作調兵姿態,嚇得日本不得不接受中國三千萬兩白銀的“補償”,放棄了遼東。畢竟日本打敗清國後,自己也累得只剩一口氣了。

  李鴻章血染風采的這檔子事兒,歐美的報紙都有實時的詳細報道。李鴻章和“yellowjacket”(黃馬褂)多次上了他們的版面。他的黃馬褂、三眼花翎得而復失、失而復得,而且還有一股子血腥味,這些讓西方讀者浮想聯翩:

  原來,在那個遙遠的東方國家,一個將軍打敗了,只要脫去他的黃馬褂,就等於責罰了他。當黃馬褂被重新還回,就意味著一個官員重新被信任。原來血袍可以“報國”。他們馬上聯想到《灰姑娘》童話中的水晶鞋,魔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