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康熙年間的九王奪位

  第一次廢太子之時,諸多對儲君之位有所覬覦的各黨開始活躍,八爺黨搞的最激烈。二阿哥胤礽雖然忤逆乖張,卻是從小就帶在身邊親自撫養的,父子之情尚未了結,因此康熙心裡是希望眾大臣復立二阿哥胤礽為太子。當時康熙問朝中百官,這個儲君之位誰來當最好,他便立誰。誰知百官大部都舉薦了八阿哥,這引起康熙極度不滿。

  康熙生平最痛恨結黨營私,並且當時他尚算壯年,看著朝中百官及八爺黨的勢力日益膨脹,心中大為不滿。他曾說:“二阿哥悖逆,屢失人心;胤禩則屢結人心,此人之險,百倍於二阿哥也。”所以在眾人舉薦胤禩為皇位繼承人之後,康熙不僅大怒,還下令圈禁胤禩,藉此打擊“八爺黨”。不過,沒過多久,他就被釋放出來了。後來,康熙又多番找機會打擊八爺黨。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九日,一切鋪墊停當,胤礽順理成章的重立為太子。爾後,康熙加封諸子,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俱著封為親王,皇七子胤祐、皇十子胤俄俱著封為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俱著封為貝子。未受封爵的成年皇子只有已遭囚禁的皇長子胤禔、皇十三子胤祥與大失聖心的胤禩了。

  胤禩於此後一年間,倒未見遭何責難,《聖祖實錄》中唯有其數次隨帝出巡的記載。1711年(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其母良妃薨。

  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熱河巡視途中,經由密雲縣、花峪溝等地,胤禩原該隨侍在旁,但因當時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三週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赴行在請安,只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皇父一同回京。後來胤禩挑選了兩隻上等的海東青派人送予康熙,卻不想等到了康熙手裡時卻變成了兩隻奄奄一息的羸鷹。這令他極為憤怒,認為這是胤禩在詛咒自己,當即召諸皇子,罵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聽相面人張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覓人謀殺二阿哥,舉國皆知。伊殺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朕前患病,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無奈,將不可冊立之胤礽放出,數載之內,極其鬱悶。胤禩仍望遂其初念,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密行險奸,謂朕年已老邁,歲月無多,及至不諱,伊曾為人所保,誰敢爭執?遂自謂可保無虞矣。”

  康熙承認胤礽的廢而復立是其出無奈之舉,敗招敗招!爾後,康熙說出了更絕情的話:“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諭胤禩“行止卑汙,凡應行走處俱懶惰不赴”,停本人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胤禩遭此一舉,大受打擊,到處潛行,不願見人,並於翌年病倒。

  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九月十一日由胤祉上奏滿文奏摺中可得知,胤禩於八月底染患傷寒,病勢日益加重,康熙只批得“勉力醫治”四字,殊是無情。九月十七日,再於御醫奏報胤禩病情的摺子上硃批:“本人有生以來好信醫巫,被無賴小人哄騙,吃藥太多,積毒太甚,此一舉發,若幸得病全,乃有造化,倘毒氣不淨再用補劑,似難調治。”口氣更近於譏刺。更有甚者,為避免途經胤禩養病之所,在康熙帝的授意下,諸皇子在皇父及祖母於九月二十八日結束塞外之行回駐暢春園的前一日,全不顧胤禩已近垂危,將其由鄰近暢春園的別墅移至城內家中。當時只有九阿哥胤禟予以堅決反對,說“八阿哥今如此病重,若移往家,萬一不測,誰即承當。”而康熙反倒推卸責任的說:“八阿哥病極其沉重,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斷不可推諉朕躬令其回家。”

  但即便如此,胤禩在朝臣中仍有較高威信,如深受康熙帝倚信的大學士李光地,在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仍然認為“目下諸王,八王最賢”,可見他仍是大臣中聲譽最高的皇子。卻始終沒再受康熙重用。

  十三阿哥胤祥

  他早年在古北口練兵,所率部下,後多升任京城防衛部隊中各級指揮官,諸如豐臺大營、綠營等京師衛戍部隊皆在他的掌握之中。雖然他在胤礽第一次被廢時受到牽連,一直被囚禁到康熙去世,但其威望尚在,那些老部下也都對他和胤禛忠心耿耿。

  皇子眾多,帝位僅有一個。幾十年的明爭暗鬥,終究有曲落人散之時。到底康熙根本就不想再立太子。他深知,再立太子,眾阿哥的爾詐我虞將長期演繹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在自己彌留之際再行昭告天下。

  新君雍正登位後,更是將八阿哥改名“阿其那”,將九阿哥改名“塞思黑”,將十阿哥,十四阿哥調往偏僻處不得返京。八阿哥及九阿哥先後在牢獄中被折磨死。其嫡福晉郭絡羅氏亦被雍正下令被休歸家。胤禩也被開除宗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