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李自成水煮分食福王朱常洵?

  後世野史曾繪聲繪色的記錄下了這一慘劇的經過:

  福王被捉後,以親王之尊跪爬在李自成面前,汗流浹背,乞求李自成饒他不死。李自成不為所動,他當眾斥責福王朱常洵:“汝為親王,富甲天下。當如此饑荒,不肯發分毫帑藏賑濟百姓,汝奴才也!”

  命左右把他拉下去,先痛打了四十大板,打得血肉橫飛之後,再一刀嫋首,將頭顱示眾。至於那三百多斤的軀體,李自成也充分利用,“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雜鹿醢嘗之,名曰福祿酒”,剔去毛髮,拔掉指甲,又殺掉幾隻鹿,放在一起燉了幾大鍋,擺酒開宴,名叫“福祿酒會”。

  而另一有關李自成起義軍“吃福王朱常洵”的說是這樣的:

  洛陽城破後,福王朱常洵被生擒活捉。貪生怕死的朱常洵一見到李自成,就體如篩糠,一個勁地叩頭乞求饒命,李自成端坐殿上親自審問朱常洵,怒斥道:你身為親王,富甲天下。在這如此饑荒之年,不肯拿出毫釐賑濟百姓,你真是個奴才。命左右打他四十大板後,將他的頭砍下,掛在洛陽城門上示眾,農民軍還把他的屍體剁成肉醬,雜以鹿肉下酒,稱福祿酒,以解心頭大恨。

  這個版本的“福祿酒”雖然沒有上個版本那麼駭人聽聞,但也足夠讓後來人寒毛直豎,背心發涼。

  這兩個有關福王朱常洵之死的故事流傳極廣,而且影響深遠,以至於不見正史的“福祿酒會”成了眾口鑠金的可信野史,被後人口口相傳,錄入各種民間“實錄”。

  但1924年在孟津縣麻屯鄉廟槐村南約500米處出土的明朝福王朱常洵壙志,卻打破了這個長期被人們信服的福王死後,屍體被做成“福祿酒”宴的傳統說法。

  “明福王朱常洵壙志”墓誌現收藏於孟津縣龍馬負圖寺。志高、廣各79釐米,厚10釐米,楷書,21行,滿行25字。四邊線刻飛龍紋,撰文者為福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蓋為盝頂,篆書“大明福忠王壙志”。

  關於李自成起義軍攻克洛陽城的日期及處死福王朱常洵的經過,《壙志》明確寫道:“大明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日,突有流賊數萬攻陷府城”。這是李自成攻克洛陽的具體日期,志中所稱“王獨挺身抗節,指賊大罵”,“慷慨激烈,與城俱亡。剛腸浩氣,雖死猶生”等美化福王的內容云云。

  而據《明史》載:當時“河南連年大旱,蝗蟲成災,人相食,民間藉藉,謂先帝耗天下肥(福)王,洛陽富於大內,援兵過洛陽者喧言:王府金錢百萬,而令吾輩枵腹死賊手。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方家居聞之,懼以利害告常洵,不為意。(明崇禎)十三年冬,李自成連陷永寧、宜陽。明年正月,參政王蔭昌帥眾警備,總兵官王紹禹,副將劉見義,羅泰各引兵至。常洵召三將入,賜歸加禮,越數日,賊大至攻城,朱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縋而出,用予入賊營。夜半,紹禹親軍從城上呼賊相笑語,揮刀殺守堞者,燒城樓,開北門納賊,常洵縋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賊跡而執之,遂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