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武則天入寺為尼時懷上了孩子?

  李治剛剛作出這樣的決定,就遭到了現實的無情抨擊。因為他不能立刻去見武則天。我們說過,他當初不敢把武則天留下來有三個原因,如今他不能立刻去見武則天,也有一個重要原因:父親死了,作為兒子,他要守孝3年(唐代一般為27個月),在這3年期間,只有在父親忌日這天,他才可以入寺進香,才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見到武則天。但僅有這樣的機會還不夠,前提條件是需要李治在父親忌日這天,選擇去武則天所在的感業寺進香。

  儘管有這麼多的前提條件,但李治最終還是到感業寺見了武則天,這足以說明他們在見面之前已互通信息。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二十六日,這天是李世民的週年忌日,也是武則天期盼已久的日子。這天,李治要到感業寺為父親進香,他約好了要和武則天見面。李治選擇到感業寺為父親進香的機會見武則天,是需要勇氣的。因為皇家寺院林林總總,感業寺並非是李世民的陵墓和宗廟,如果李治必須要在這裡為他進香的話,那就先得給朝臣們一個理由。

  誰也不知李治是如何說服朝臣們的,但皇帝總不是白當的,某些時候,說話一定得管用!

  總之,李治拍了板,他決定去感業寺。這次機會對於武則天來說,實在是太難得了,她又把這次機會看作救命稻草。只是,一年未見,李治變得風華更茂,她卻變得憔悴不堪。憶往昔,兩人是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哭泣聲,隨後便是無窮盡的相思傾訴。史書記載大抵如此:“忌日,上(李治)詣寺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泣。”

  這個場面是非常感人的。擦乾眼淚之後,他們做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大家可以深入想象。

  但需要提醒一下,想象也要有個尺度,因為李治這次給他父親進香是組團來的。正事耽誤不得。

  李治能到寺院看望武則天,說明他並不是薄情寡義、言而無信之人。他的到來,給武則天帶來了無限希望。在她看來,黑暗的日子即將結束了,她依稀感到,身後那座熟悉的城池,那個她勞作了十二年的皇宮,正在殷切地向她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