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哪個朝代的文人墨客竟喜歡學驢叫?

  作為魏晉文人的代表人物,王粲、孫楚二人孤傲、狂放、怪誕、不羈的性格,是他們敢於學驢叫,且熱愛學驢叫的根源所在。王安石在《驢二首》中曾說,驢鳴聲正音純、坦率無邪,“臨路長鳴有真意”。王粲與孫楚模仿驢叫,倒是讓我們感受到了魏晉文人率真的一面。

  有學者認為,文人學驢叫,是“魏晉風度”真實體現,這種說法值得商榷。湯湯認為,魏晉是一個時局動盪、暴君迭出、政治高壓的特殊歷史時期,不少橫衝直撞的知識分子都死於非命。這種死亡的陰影,必然迫使一些文人尋求一種不關政治的方式,來宣洩內心的苦楚和恐懼。王粲與孫楚等人,既沒有禰衡赤身裸體對抗朝廷的果決,也沒有嵇康旁若無人招待朋友的勇氣,鬱悶無聊、厭倦世俗之時,他們扯著嗓子肆無忌憚地“歐啊——歐啊——歐啊”暢快地大叫一番,既是抖落憋悶的免費保健,也是憤世嫉俗的幽默聲討,你以為他們傻啊!

  再者,驢有“四聲”,古人為詩為賦講究聲韻,而“平、上、去、入”是“四聲”是最為根本的音調。

  王粲、孫楚等人均以文、賦聞名於世,故而於“四聲”定下了不少苦功,不排除“師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