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二戰時期:“兩個法國”鏖戰中東

  然而,這樣的勝利對缺乏後援的維希法軍並無太大意義,接下去的4天裡,英軍戰機持續壓制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各個機場,維希法軍的飛機無法起飛作戰,戰場制空權毫無懸念地落入英法盟軍之手。

  混亂的攻堅戰

  當英軍取得制空權後,英法盟軍的攻勢就更加凌厲了。在具有決定意義的敘利亞方向,自由法國第1師在師長喬治·卡特魯的指揮下於6月8日發起突擊,目標是敘利亞的南部門戶基斯沃。

  遺憾的是,由於兵種協同能力低下——自由法國炮兵轟擊敵方縱深時,坦克和伴隨的步兵分隊居然找不到自己的進攻軸線,加上當地氣候乾燥,炮彈爆炸後的巨大煙塵阻礙了坦克兵的視線,坦克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不得不大大降低,致使坦克和伴隨步兵脫節,一些自由法國官兵好不容易抵近敵方碉堡時,卻得不到坦克養護,成了碉堡內機槍射手的“活靶子”。最終自由法國軍隊在維希軍隊設立的第一道防線前就損兵折將,不得不退兵休整。火山文學

  10日凌晨,經過休整的自由法國軍隊再次發起進攻。卡特魯命令2輛h-39輕型坦克在沒有步兵掩護的情況下迂迴到敵軍側翼,奪取迪爾阿里火車站,以期動搖基斯沃守軍的鬥志。這2輛h-39坦克表現得很勇敢,穿越多道水泥障礙地帶,單槍匹馬殺進疑似火車站的建築,靠著僅有的幾發炮彈攻下敵人的碉堡。可是當坦克兵們審訊戰俘時,卻發現他們佔領不是迪爾阿里火車站,真正的目標還在幾千米之外,這次行動又以失敗告終。

  12日清晨,自由法國軍隊又遭遇悲劇:特里斯卡和羅阿德奉命駕駛h-39輕型坦克前往基斯沃陣地外圍偵察。由於能見度太差,車長特里斯卡不得不把身子探出炮塔觀察,卻仍然看不清前方百米外的情況。一路前行,他們鬼使神差地闖進距基斯沃火車站約800米的地方,那裡已是敵人的防禦縱深。結果,敵軍的交叉火力把這輛輕型坦克打成了篩子。直到深夜,自由法國軍隊才在坦克殘骸裡找到特里斯卡和羅阿德的遺骸,但已被燒得面目全非。

  打進大馬士革

  鑑於自由法國軍隊進展不順,英軍派出英印第5旅來接手他們的進攻任務,這讓高傲的法國人感到羞恥。經過一番調整後,6月15日凌晨,自由法國第1師向距離大馬士革僅20千米的納賈赫發起進攻。他們的h-39輕型坦克利用高速突破敵人的第一道防線,迅速進抵城區,期間居然沒捱上任何一發炮彈。

  可是接下來的戰鬥就複雜了,維希法軍利用部署在縱深地帶的105毫米榴彈炮實施火力壓制,猛烈的炮火使自由法國步兵抬不起頭,h-39輕型坦克的小口徑火炮也不是敵方大口徑榴彈炮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