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令人瞠目結舌的契丹婚俗

  如此一來,契丹兩姓之間婚配的選擇餘地就很少了,契丹族內出現了表親聯姻、輩分混亂的情況:甥舅、甥姨、表姑侄婚配的現象比較普遍,甚至外孫女嫁外祖父的現象也有。遼太祖阿保機與皇后述律平屬於表兄妹結婚,他們的女兒質古公主,後來嫁給了述律平的弟弟蕭室魯,屬於甥舅為婚。太宗耶律德光的皇后蕭溫,則是述律平的弟弟蕭室魯與耶律德光的姐姐質古公主所生的女兒,也是舅舅娶外甥女為妻,而蕭溫則既是述律平的外孫女,又是她的兒媳婦。世宗耶律阮的懷節皇后蕭撒葛只,是述律平胞弟阿古只的女兒,述律平是世宗的祖母,阿古只的女兒應當是世宗的表姑,此為表姑侄相配。還有如道宗的女兒撒葛只下嫁蕭霞抹,而道宗又娶蕭霞抹的妹妹蕭思坦為惠妃,這是岳父與女婿之妹的婚配。

  當時查閱相關人脈歷史資料的時候,我都有點思緒混亂。實在是十分混亂的關係。

  按照漢族儒家的綱常倫理觀念,不論輩分的婚姻是一種亂倫的行為,是被嚴格禁止的。但受傳統婚俗的影響,並在政治因素支配下的婚姻制度是很難因此而改變的。即使在漢化已深的遼代晚期,當耶律庶箴提議改革,“使各部自立為姓”。以擴大婚姻範圍,開闢新的婚姻之路時,遼道宗還是以“舊制不可遽釐”為由而拒絕了。於是,這種“王族惟與後族通婚,門當戶對不論行輩”的兩姓婚俗,終遼一代,未能改變。

  皇帝熱衷姐弟戀遼宮闖入異姓人

  到了世宗皇帝耶律阮的時候,歷史卻在這裡突然拐了個急彎。一位不速之客踏進遼河流域,闖入遼代後宮。她的出現,引起大遼朝野一片譁然,同時也攪亂了耶律皇族與蕭氏後族交互為婚的傳統。翻開《遼史·后妃列傳》,我們會看到:在遼代,生前被皇帝立為皇后的共有十二人。她們依次是:太祖皇后蕭(述律)氏、太宗皇后蕭氏、世宗皇后蕭氏、世宗妃甄氏、穆宗皇后蕭氏、景宗皇后蕭氏、聖宗齊天皇后蕭氏、聖宗法天皇后蕭氏、興宗皇后蕭氏、道宗皇后蕭氏、道宗惠妃蕭氏、天祚皇后蕭氏。其中的甄氏,無疑是中途闖入遼宮的一個陌生女人。她是大遼唯一的一位異姓皇后。

  那麼,這位甄氏究竟是誰?什麼來歷?她為何能以異姓、異族的身份闖入遼代後宮,登上皇后的高位?

  關於她,《遼史·后妃列傳》中只有寥寥數語:“世宗妃甄氏,後唐宮人,有姿色。帝從太宗南征得之,寵遇甚厚。及即位,立為皇后。嚴明端重,風神嫻雅。內治有法,莫幹以私……”身為一代皇后,她的籍貫不明,來路不清,文中只說她是一位有姿色的後唐宮人。宮人,是做什麼的?

  東漢、北魏的後宮制度,都有宮人這個等級;唐朝的代宗、德宗、憲宗、懿宗,都是宮人所生。《遼史·后妃列傳》中也有“開泰五年,宮人耨斤生興宗,後養為子”的記載。可見,宮人是地位較低或者沒有封號的妃嬪,她們可以被皇帝寵幸,甚至能生出下一任皇帝來。容貌靚麗、風華絕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深得宮中上下喜愛的甄氏作為後唐、後晉兩朝宮人,有沒有生過孩子,無從考證,但後唐和後晉的皇帝,應該是她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