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豆腐渣”工程禍害百姓

  勞累、餓死、病死的不計其數,加上夏天爆發傳染病,河水兩邊,到處是屍體。蚊蠅成群,臭味熏天。

  又經過一年多施工,浮山堰竣工。長3700多米,下寬300多米,上寬約100米,高約50米。看上去雄偉壯觀,大壩上兩側種植了楊柳,中間駐紮著軍隊。

  4個月後再次崩塌

  隨著水位不斷上升,壽陽的軍民越來越恐懼。

  城中的老百姓都遷到了高地,看著自己的住宅被大水淹沒。北魏的揚州刺史李崇下令在八公山上另外修築了一座城池,如果壽陽全被淹,就整體搬家。

  但是康絢來不及高興,因為河水的力量越來越大,大壩也要被衝倒。康絢在浮山堰上游的南邊開挖了一條洩洪道,讓淮河一部分水流走。又在魏國散佈謠言說:魏國只要在上游挖出一條洩洪道,壽陽也就安全了。

  北魏的將領也是老革命遇到新問題,不懂科學,信以為真,在上游的北邊挖出一條洩洪道。

  這是我國記載最早的兩條洩洪道,解放初期還能看到遺蹟。雖然分流兩處,但淮河水還是越來越洶湧,執著地衝向大壩,晝夜不停。

  4個月後的一天晚上,伴隨如同炸雷般的巨響,山崩地裂,天地搖晃,300裡外都能聽到,浮山堰第二次潰壩。

  梁武帝為這次異想天開付出的代價是:前後動用20萬軍民,耗時一年七個月,死了15萬人,下游的10多萬戶被衝到汪洋之中。

  對這一特大慘事,《南梁書》隻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