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越南仔領導人老胡的悲劇愛情

  陶鑄回到北京後,向黨中央、主席轉達了胡志明主席的意思,在座的總理和國家其他領導同志都十分驚訝。

  主席沉吟片刻,說:“我們提倡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我個人支持胡的請求。不過,這事可是小事不小,事關中越兩黨兩國的關係,不能掉以輕心。恩來,你的意見呢?”

  總理習慣地點頭說:“主席的話不無道理,我認為應該跟越南共產黨的同志們協商一下,假如他們不反對,我們決不做絆腳石。”

  胡志明在討論其婚姻的會議上說:“我不想再按別人的意思生活!我也有權利自己作出決定”。

  在支持和反對人數不相上下的情況下,黎筍在猶豫中表示了反對。

  北越中央政治局會議室。胡志明和黎筍相對而坐,兩邊分別坐著幾位常委。所有的人都默不作聲,會議室內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也能聽清。胡志明終於拍案而起:“我受夠了!我不想再按別人的意思生活!我也有權利自己作出決定,這一次你們休想說服我!”

  黎筍沒有動怒,心平氣和地說:“老胡,別太沖動!凡事從長計議,不可不三思而後行。我這麼勸阻也是為你著想。你曾說過越南不解放就終生不娶,這句話影響很大,一旦你違背諾言,就意味著我們放棄瞭解放南方的神聖事業,這不僅有損你的國父形象,連越南共產黨也將從此名聲掃地。所以,我寧可被你指責、憎恨,也不能讓越南老百姓唾罵我們是千古罪人!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請你原諒我的固執。”

  胡志明的情緒仍然不能平靜:“我的確說過那句話,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人民看的不僅是我的語言,更重要的是我的行為。我相信他們會諒解我!”

  黎筍心裡格外矛盾。作為一個普通人,他舉雙手贊成胡主席的要求,因為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找個多年相知的老伴實屬人之常情。但作為越南領導人他不能意氣用事,他有責任硬著心腸干涉此事。

  胡志明見黎筍一言不發,咬著牙說:“好,既然談不攏,那就大家表態,依著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解決問題。請支持我的同志舉手。”

  胡志明舉目四望,支持和反對的雙方人數不相上下,現在就看黎筍的舉動了。這時,黎筍緩緩舉起右手,突然又放下,長嘆一聲:“我不能毀了你呀!”

  令黎筍吃驚的是,胡志明並沒有暴跳如雷,破口大罵,相反,他只是苦苦一笑,離開座位,踱出門外。

  胡志明在給林依蘭的短信中寫道:“讓我們彼此心靈永遠融為一體吧”。林依蘭在回信中引用了白居易的詩:“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身處廣州市立醫院的林依蘭望眼欲穿,盼到的卻是胡志明的一封短信,只有寥寥數語:“親愛的依蘭,咱們無緣再會。你聽說過柏拉圖的精神戀嗎?就讓我們彼此心靈永遠融為一體吧!”

  林依蘭把信箋放在窗臺上,讓清風將它帶走。她望著風中飄舞的信箋,低聲飲泣。接著,林依蘭又給胡志明寫了回信,她在信中採用了白居易《長恨歌》裡的兩句詩:“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情綿綿無絕期”。她把原文的“恨”字改為“情”字,實在用心良苦。

  胡志明與林依蘭的戀情,對林依蘭的精神打擊太大了,她的病情開始惡化。1968年,她告別了人世。臨終時,她還沒有忘記把胡志明贈給她的那本“愛情日記”託人交給他,並囑咐他節哀順便。

  胡志明驚聞戀人去世,痛不欲生,淚如雨下。時隔一年,也就是1969年9月2日凌晨,越南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胡志明同志溘然去世。彌留之際,他還唸叨著林依蘭的名字。

  這段上世紀中葉最令人矚目的戀情以悲劇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