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征服印度的英國英雄

  此後不久,和平協定的簽署使馬德拉斯重歸英國人,克萊武被提升為軍需官,負責採購軍隊的食物以及生活必需品。這個職位不但為他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也讓他學會了與印度當地人打交道的方法。這段經歷為他積累了終生受用的財富。

  奇襲阿爾果德

  為了最大限度地壓制對手和壯大自己,英法兩國一直在暗中較勁。分屬兩國的兩個東印度公司想出了各種方法來干預印度地方事務,扶持各自在印度王室和地方王室之間的勢力,以訓練當地士兵的名義來控制當地軍隊都成了它們最常用的手段。

  這樣的明爭暗鬥在1751年時集中到了特里奇諾波利,這座堅固的城市是親英國的納瓦卜(王公)穆罕默德阿利最後的據點,而當地另外一股親法國的勢力正帶領法國士兵在圍攻它。這年7月,帶著小型船隊採購軍需用品的克萊武來到了這裡,阿利像盼到了救星一樣。他希望克萊武能帶兵襲擊法國人的駐地阿爾果德,以緩解特里奇諾波利的危機。

  9月6日,一支看起來更像是殘兵敗將的隊伍從英軍大本營出發了。300名赤腳的印度士兵和200名紀律散亂的英國士兵結伴開始了他們的進攻阿爾果德之旅。天氣變化多端,一會是烈日當頭的酷熱,一會是電閃雷鳴的暴雨,糟糕的道路上更是泥濘一片。不過這些似乎都沒能阻止這支隊伍前進的腳步。出發6天后,他們已經離阿爾果德的城門很近了。

  讓克萊武有些意外的是,阿爾果德此時竟然已是一座空城——駐紮在這裡的上千名印度和法國士兵已經全部撤退到了離城不遠的一處營地。原來,正是由於惡劣的天氣條件,使得敵人派出的偵察兵無法準確地判斷克萊武所率軍隊的數量。出於恐懼,他們主動放棄了城市,讓克萊武不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阿爾果德。

  在此後的幾個月時間裡,克萊武沉著地指揮著自己在人數上處於明顯劣勢的隊伍,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反攻,保住了阿爾果德。

  克萊武的所作所為得到了穆罕默德阿利的衷心感謝和高度評價。這位納瓦卜賞賜給克萊武所代表的東印度公司很多的土地,並授予了克萊武本人“常勝將軍”的稱號。

  陶拉的反抗

  1753年,28歲的克萊武回到英國,他受到了英雄一般的對待。為了躋身上流社會,他全力投入了英國議會下院的議員選舉。不過,在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以及將他在印度當軍需官時通過各種手段辛苦積攢的錢財花費一空後,他依然沒能實現這個願望。而此時,英法之間的矛盾正愈發尖銳,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一觸即發。無奈之下,他接受了在皇家陸軍裡擔任中校的任命,併成為了東印度公司駐聖大衛堡的總督,重返印度這片曾給過他無限光榮的土地。

  此時,在印度,最大的危機在孟加拉孕育。當地年輕的納瓦卜西拉吉陶拉對歐洲人長期的蠻橫無理和瘋狂搶劫感到無比憤怒,具有獨立思想的他立志要把這些侵略者驅逐出自己的領地。

  他採取的第一項行動是要求在孟加拉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立即拆除他們在加爾各答修建的軍事防禦工事。這個要求遭到了歐洲人的拒絕,這讓陶拉更加憤怒。

  1756年6月,在正式即位後僅僅2個月,陶拉開始採取行動。激烈的戰鬥在加爾各答展開,陶拉率領的5萬大軍只用了幾天時間,就攻下了被英國人認為是堅不可摧的加爾各答,並把抓獲的英國人通通關進了後來被稱為“黑洞”的軍事監獄。由於這個監獄的通風條件非常差,最終導致了大量英國犯人的死亡。

  這就是印度歷史上非常著名的“黑洞”事件。這件事嚴重地打擊了英國人的自信心,但同時也激起了他們強烈的反印情緒。克萊武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回到印度的,打敗陶拉並且重佔加爾各答,就成了他必須面對的一項任務。

  決戰普拉西

  克萊武明白,雙方在軍事實力上差距明顯:自己只有3000士兵,其中包括800名英國士兵和2200名印度士兵;陶拉則統率著5萬大軍,包括35000名步兵和15000名騎兵。而且,聰明的陶拉在當時經過審時度勢,制定了聯法抗英的策略,因此他的部隊裡還有數十名法國軍官負責指揮印度士兵使用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