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明朝的大學學費有多貴?

  國子監是古代出“賢人”的地方,現在南京、北京的明國子監遺址附近都有“成賢街”就是這原因,招生指標是不應該成為商品的。但是隨著國力下降,中央財政嚴重虧空,朝廷急於搞錢,便開始“教育亂收費”了:凡想上大學、到國子監讀書者,不論成績優劣,不問家庭出身,“軍民子弟”只要肯出“贊助費”,就發給“錄取通知書”!有意思的是,明朝時收取的贊助費不要現金,只收當時短缺的糧食或是馬匹等。

  “官倒”烏紗帽,在古代中國屢見不鮮,但像明朝這樣“官倒”招生指標的,實在少見,可以說開了中國花錢上大學風氣之先。國子監的學生,本來因為出身和入學方式不同,叫法便不少,如舉監、貢監、廕監、恩生等,自打招生指標可以買賣後,叫法又多了一種“例監”,這是給通過買指標入學學生的專有稱呼。

  朱祁鈺首開“納粟納馬”入監讀書先河

  明代的“招生新政”,出現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力主實施的竟然是當朝的皇帝、史稱代宗的朱祁鈺。

  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繼位前封為郕王。這皇位本來與他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大哥朱祁鎮御駕親征侵犯北方邊境的蒙古瓦剌部落遭生俘,天上掉餡餅砸到朱祁鈺的頭上,當上了“代理皇帝”。但當時邊境戰事遠未結束,軍費開支龐大,中央財政卻入不敷出,搞錢成了朱祁鈺的當務之急!從哪搞錢?臣僚給朱祁鈺開出的妙方之一是,“納粟納馬者入監讀書”。這話什麼意思?就是給國家多上繳糧食,便能獲得進國子監讀書的機會。

  這個口子一開,包括重新坐上龍椅的朱祁鎮在內,後來的皇帝差不多都學著幹過,國庫一沒錢,邊防糧餉一沒著落,地方一鬧饑荒,就會這樣幹。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南京及周邊大鬧饑荒,時當地主政官員便上書北京,要賣“南大”的招生指標創收。

  行將滅國前一年的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朝廷也賣過招生指標。提出這一將國子監入學資格商品化建議的,是時擁有進士“學位”、相當於今副處級幹部的中書舍人陳龍正。他的上書得到了皇帝、後上吊殉國的朱由檢本人的讚許。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朝亡國當年),朱由檢乾脆讓陳龍正當了“南大”的校長(南京國子監丞)。由此,開了中國歷史上大學校長賣招生指標的先例。

  明景泰年間進國子監需“米八百石”

  與現在“私倒”,或者說“暗倒”招生指標不同,由於是“官倒”,明朝的招生指標交易很透明,實行“全國統一價”。那麼,當時買個大學上上,要花多少錢?

  據《明史·食貨志二》上的數據,要想獲得國子監的入學資格,景泰年間(公元1449-1457年)最高的要800石米,低者300石米。成化年間(公元1464-1487年),則穩定在100石米。

  上面這價格是有“學籍”的,如果不在乎學籍,只當旁聽生鍍鍍金,或是插班生、肄業生什麼的,可以享受“優惠價”。以明英宗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的標準為例,每個指標需繳納20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