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古考奇聞

  入場糕點切成一寸見方

  為防考生在食物中夾帶作弊答案,在進考場時,衛兵會用刀將糕點全部切成一寸見方。最後一道叫龍門,如果最後查出夾帶違禁品,則前面兩道門的兵丁都要被治罪。而違禁的考生則將被革除一生的功名,即一輩子不可以再做官,還要被捆綁在貢院門前的木柱上示眾兩個月。

  但由於科考事關仕途官運,作弊就成了科考揮之不去的陰影。江南貢院發現過飛鴿傳書,當時有考生家裡訓練了只鴿子,鴿子晚上就飛進考生的號舍,考生把考題寫得很小,拴到鴿子腿上帶回,家裡請了答卷高手,然後讓鴿子再送進考場。家人為了提醒考生不要抄漏了,就在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還有”幾個小字,哪知這位老兄竟也照抄不誤,結果被考官發現。

  最年長的考生為103歲

  讀過《儒林外史》的,應該都會對“范進中舉”印象深刻。其實,古代由於對士子參加考試實行“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政策,無論什麼年齡層的都可以報考。但因考試所涉“四書五經”等海量詩書典章,因此,能通過預試到江南貢院進入鄉試的,極少有“神童”,相反“范進們”倒是常見的。在江南貢院的考生中,曾有年齡最大的考生是廣東103歲的陸雲叢。而年齡最大的狀元是唐朝的尹樞,“應試時年已七十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