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抱著皇帝投河自盡 為什麼還被稱作是民族英雄

  在當時南宋末年的時候,當時皇帝去世而很多大臣也都離去了,而且在當時楊太妃就在一旁聽著政事,和大臣們說話竟然自己稱自己為奴。雖然當時很多大臣們都沒有報任何希望了,但是陸秀夫在上朝的時候,依然手拿著手板,並且在議事的時候還會痛哭,兩邊的袖子都給哭溼了,而陸秀夫的這種感情也感動了其他的大臣。但是因為益王死去,所以大臣們這時候都想要離開。但是陸秀夫就說對著大臣們說:“現在皇帝還有一個兒子,那你們都走了,他要怎麼辦呢?

  在以前,有也用很少的一部分軍隊來實現中興的,而現在我們的情況不比他們要好太多了嗎?我們有這麼多大臣,而且還有這麼多軍隊,只要不是上天想要滅絕我們大宋,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憑藉這個來振興我們的國家呢?”當時大臣們在聽到了這句話之後,就被陸秀夫的精神給打動了,於是就紛紛支持陸秀夫,然後一起擁立了衛王。在當時,陳宜中已經去占城去了,而且因為和張世傑有些矛盾,所以很多次召陳宜中,陳宜中就是不回來。所以當時陸秀夫就成為了左丞相,然後和張世傑一起處理國家的事務。

  當時張世傑就帶著部隊去崖山去了,而陸秀夫就一直為了軍旅的事務而整天非常的繁忙。再到了後來的時候,元朝帶著剩餘的部隊就逃到了海上,並且陸秀夫在海上的時候,把宋朝二王的事都非常詳細的記錄了下來並且寫成了一本書,並且把這本書交給了當時的禮部侍郎並且讓他把書流傳出去。

  帝昺樣興二年二月,宋、元雙方進行了最後一場生死決戰,也是一場非常著名的海戰,擁有歷史上最悲壯激烈之稱的崖山海戰。

  當時元軍由降元漢人張弘範為都元帥,李恆為副元帥,從南北兩路向宋軍夾攻。宋軍焚燬了岸上的行宮和軍營,移師海上,二十餘萬軍隊和民兵佈置在一千多條木船上,並用繩索環接,形成一個個方陣。張世傑只顧率將士在海上死守,陸上未留一兵一卒,結果被元軍切斷了淡水和柴薪的供應渠道。

  二月六日,元軍攻破船陣,陸秀夫見大勢已去,先拔劍驅妻倪氏和次子七郎、三子八郎及女兒蹈海。

  陸秀夫,要為三百年的大宋保留最後的尊嚴和氣節!

  趙昺的座船已被死死纏繞,無法再逃了。陸秀夫穿好朝服,恭恭敬敬跪在幼帝趙昺面前說:“國事至今一敗塗地,陛下當為國死,德祐皇帝遠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