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抱著皇帝投河自盡 為什麼還被稱作是民族英雄

  年僅8歲的小皇帝哪知什麼德祐皇帝,更不知百年前那場靖康之恥。言罷,抱起腰繫玉璽的九歲小皇帝,用白綢將哇哇大哭的趙昺縛在自己背上,陸秀夫站起身,然後一步一步走向船弦,縱身躍入茫茫大海……

  這時,他只有四十二歲。

  楊太后得知兒子已死,悲痛欲絕之下也跳海身亡。隨後跳海殉國的大臣和後宮女眷多達十餘萬人。

  數日後,已突圍出去的張世傑得知噩耗,他嚎啕痛哭:“一君身亡,復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從此再無君可立。難道這是天意嗎”?哭罷也墮海而死。

  江鉦辦完父親的喪事後,帶著幾百族人匆匆趕回厓山。走到廣東海陸豐時,得知崖山二十萬軍民全軍覆沒,大哭幾場後也投海而死。

  4年後,被蒙元囚禁三年而不降的文天祥被殺,臨刑前望向南方痛哭跪拜。

  南宋,亡了

  崖山海戰,宋軍戰死及溺水死者達十多萬人,南宋王朝至此終結。陸秀夫負帝蹈海忠君殉節,這不僅僅是忠君之舉,還是高尚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表現。比那些貪生怕死投降元朝的漢人強千倍萬倍。

  當宋恭宗趙顯降元時,他沒有愚忠隨降,而是重組抗元政府,直至與新君和社稷同亡。他的死,是一種民族大義,體現了國與民榮辱與共,生死同命,為國忘家,萬死不辭的熾烈感情;表現了決不向入侵者屈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浩然正氣;表現了對自己賴以休養生息的家園、土地拳拳的摯愛之情和由此激發出來的獻身精神。這種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發展起來的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和崇高美德,並已成為激勵人民抗敵禦侮的巨大精神力量。正因為如此,陸秀夫才受到中國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懷念和衷心敬仰,被我們稱之為民族英雄。

  “負帝蹈海”,這一跳,跳出了中華民族熱血男兒的民族大義,跳出了忠君愛國的英雄壯舉,為世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