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南宋能力最強的明君

  36歲的孝宗即位後,頗欲有番作為,他給岳飛平反,又將秦檜時期製造的冤假錯案,全部予以昭雪。重用主戰派,重新拜張浚為相。並且整頓吏治,重用主戰派,積極備戰。在軍事上,1嚴肅軍紀2培養軍事人才3提高軍隊戰鬥力

  在孝宗派遣使者,想通過外交努力收回河南地區,改變不平等地位失敗後。孝宗在經過和主和派的激烈鬥爭後,決定北伐。張浚坐鎮揚州。20多年前的張浚也是負責對金作戰的全局籌劃工作,當時他手下的將領有岳飛,韓世宗,劉琦這樣的名將。而20多年後,當年意氣風發的張浚也老了,手下的將領也只有李顯忠和鄒宏淵了。宋軍初戰告捷,收復了靈壁和宿州。但金國很快在河南調集了兵力,反攻。因為李鄒不和,宿州失守,接著宋軍又在符離潰敗,北伐失敗。主和派看到戰爭失敗,又重開求和論調,於是主和派開始佔上風。主戰派不甘妥協,堅決作戰。孝宗試探了金國的議和條件,覺得太苛刻,不能接受。但此時,宋在北伐失敗後,已無力再打下去了。金又乘機繼續進攻宋,宋岌岌可危。最後,孝宗答應了金國稍做退讓的議和條件,就是將完顏亮入侵後,宋收復的唐,鄧,海,泗四州還給金國。改宋對金稱臣為叔侄之國,將歲貢改為歲幣,數量比以前減少20萬。將秦,商二州的土地割讓給金。

  此時的南宋,內部問題多多,世風日下。官俸和軍費佔了國家大量的財政收入。於是政府加重稅,又使農民造反。一批支持孝宗的老臣相繼去世,又使其輔弼無人。而且他的生母,皇后,太子都相繼謝世,家庭生活也不幸福。

  孝宗雖然被迫向金屈服,但無時無刻不想著恢復。但張浚,陳康伯死後,卻沒有符合孝宗自己意圖的人當宰相。最後選用了陳俊卿和虞允文,但他倆雖然都是主戰派但卻不和。最後陳去職。而且孝宗重用自己當皇子的舊人,龍大淵和曾覿。遭到大臣們的反對,這兩個小人,以善於察言觀色,討得皇帝歡心,人品都不佳。最後孝宗被迫,把他倆外放出去。

  孝宗為了恢復,首先從整頓內政入手,安定民心,改變以往賑災方式,就是社倉法。又改變鹽鈔,將官府拖欠鹽商的錢還給鹽商,又放寬了鹽的專賣。孝宗又取消了很多加耗。大力削減冗官,又嚴格控制萌補任子,以前不加考核的官員兒子即可當官的情況沒有了。對官吏還經常考察實際才能,不合格的都予以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