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南宋能力最強的明君

  改革財政,增加紙幣,出售官田。在軍事上,整軍興武,孝宗在五年間,舉行了三次大規模的閱兵,還積極選拔將領,自己也學習騎射。南宋的軍隊戰力有很大的提高。又先後派遣使臣范成大和趙雄,出使金國。首先是要回河南,其次是改變宋朝皇帝接受金國使臣遞交國書時,親自下殿去取的禮儀。這兩條都遭到了金世宗的拒絕。

  在孝宗想和平達到目的未能實現後,只好寄託於武力解決了,於是又開始整軍備戰。他準備讓虞允文率一軍從川陝主攻,自己親領一軍在淮南出師,兵分兩路伐金。正當他等待虞允文的消息時,虞允文卻在四川病死。致使孝宗的計劃成為泡影。

  虞允文的死,對孝宗打擊很大。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提北伐了。為政求穩,漸趨於保守。對與金的禮節問題也不再強求力爭。將全部精力全都轉移到內政建設上。可能他想將這個任務(恢復)留給自己的繼承人吧。太上皇高宗病死後,孝宗也倦政了,兩年後傳位光宗。在當了5年太上皇之後,孝宗病死。

  宋孝宗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後人說,高宗朝有恢復之臣,無恢復之君。孝宗朝有恢復之君,而無恢復之臣。孝宗不愧是太祖的後人,一反高宗時卑躬屈膝的投降路線,一心想恢復中原,他的這種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是值得稱道的。秦檜為相十餘年,將朝中的主戰派,迫害,打壓殆盡。所以孝宗帥不過張浚這樣志大才疏之輩,將不過李顯忠,鄒宏淵。手下只有一個虞允文可堪大用。還要和主和派鬥爭,特別是孝宗當了27年皇帝,前25年高宗一直健康的活著,一直影響著他。高宗堅決反對主戰,甚至對孝宗說,大哥,等我百年之後,你再為之。以孝順著稱的孝宗不可能一點都不聽。孝宗為人勤政,節儉,孝宗朝是南宋國力最強的時候。可惜孝宗碰上了小堯舜金世宗這樣的明君,金國雖然對宋採取守勢,但沒有內亂。宋和金此時屬於絕對的均勢,平衡沒有被打破。所以都無法消滅對方。相比兩宋的其他皇帝,孝宗更讓人同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