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震驚!古代軍隊吃什麼?

  這些風乾牛肉乾的蛋白質是普通肉的很多倍,一小塊就可以維持人類生存需要。在可以休息的地方,還以小塊肉乾煮湯,再來一點茶水和奶類食品,整體營養豐富全面。遊牧和漁獵騎兵根本不需要後方後勤運輸糧食,也不需要青菜豆醬之類的副食。

  遊牧和漁獵騎兵正是通過這樣富於營養和熱量的快捷食品,才可以屢屢突入中原。長時間大範圍,襲擊各個城鎮。臘肉是中國無論中原王朝軍隊,還是北方遊牧漁獵軍隊都一致喜愛的優質軍糧。只是在中原軍隊中,非常少見。

  侷限於生產力的落後,就是吃最普通的豆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圖為清朝時期人們在製作豆腐。

  斬殺敵人做成肉脯殺美妾慰勞士兵

  古代軍糧最殘酷的就是吃人。東漢末年,袁紹圍困東武陽,城內糧食斷絕,從老鼠到馬鞍都吃光了。最後守將臧洪親自殺死自己的愛妾,以食兵將。這還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開始。到了前秦苻堅時期,在長安的一次戰鬥,守軍斬首了1800名突入城內的敵軍,隨後這些敵軍的屍首就成為軍糧。軍官們也把這些人肉帶回家給自己的妻子食用。

  不光是吃敵軍,自己人在最後時刻也能吃。唐朝將軍薛仁貴率領14000名士兵出擊漠北,但是無功而返,在回來路上沒有食物。全軍人相食。最後入塞後,部隊只剩下原來的二十分之一。

  最震驚的事件發生在張巡守衛睢陽之役。張巡以數千唐軍在這裡阻擋安祿山大軍圍攻。在持續數月的圍城戰中,城內首先發生糧荒。在糧食吃完後,士兵開始吃馬匹,馬匹吃完後,開始食用3萬多名女人,老人和孩子。令人驚奇的是唐軍雖然知道外無援軍,內無糧草,自己必死在此,卻沒有叛變者。最後城破,城內6萬軍民,只存活400餘人。

  893年,李克用攻克天長,殺死敵軍萬人,後將敵人屍首做成肉脯,作為乾肉隨身攜帶行軍。1233年,宋軍圍困唐州金軍,城內糧盡,金軍將領烏庫哩黑漢殺死自己的愛妾給士兵們食用。但是士兵們沒有吃飽,就爭相殺死烏的其他妻子兒女,到最後城破時就連金軍主帥富察某也被自己的部下殺死吃肉了。在古代戰爭人吃人的事例非常之多,這裡只是略舉幾個例子。

  伙食好部隊普遍戰鬥力強反之則弱

  我們也可以從飲食數量和質量上,看出各個朝代,各個時期的軍隊戰鬥力。戰鬥力好的部隊,一定伙食數量和質量很好。戰鬥力差的部隊,伙食無論質量還是數量,肯定都很悽慘。中原王朝軍隊一般在建立初期,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時,可以足量甚至精銳部隊可以發雙份口糧時,戰鬥力就很突出。到了王朝末期,政府腐敗,災荒連連時,軍隊伙食一落千丈,士兵面有菜色,食不果腹。拉弓拉不動,行軍走不動,披甲披不動,揮舞刀矛揮不動時。就會發生各種被敵軍以少勝多,兵潰如山倒,王朝覆滅的種種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