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殘忍無情的中國古代姬妾制度

  激憤之下,春娘當場撞槐而死。——雖然是姬妾,卻也是女人,女人而竟被自己所愛的男人視做馬驢,既恨且辱,真是了無生趣。

  除了慘死的春娘,蘇東坡的姬妾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王朝雲。她是唯一一個沒有被蘇東坡送人、得以陪他流放嶺南的姬妾了。然而當時的蘇東坡雖然已經鰥居,儘管王朝雲與他同甘共苦、儘管王朝雲還為他生下了兒女,她仍然沒有能夠成為他的妻子,到她死後,蘇東坡也仍然只是在她的墓碑上寫著“姬人”二字。——因為她出身卑賤,因為以妾為妻乃是當時社會大忌。這個聰慧的女子便只能一生無聞。雖然她通曉經史、臨終大悟,也無力改變人生。

  此外,妾雖下賤,妓女更下賤,這也是士大夫的觀念。雖然他們與名妓互相唱和、名士風流,但是心裡頭,他們鄙視她們,不曾當真愛護或疼惜過她們的身世遭遇。蘇東坡曾稱一名妓為“知己”,可是最終他仍然愛惜名聲,不肯納她為妾,名妓只能在絕望之餘落髮出家。

  2、剝皮殺妾更是家常便飯

  蘇東坡的待妾之道,在中國古代士大夫裡頭很有典型意義。他以豪邁豁達聞名,待妾也不過如此。試問,世上有幾個女人,會甘願做妾呢?

  為姬妾,是女子的大不幸。她們甚至連表現自己對丈夫的愛情都沒有資格。假如哪個男子與姬妾有深情,那是要貽笑丟臉的。

  《國語》: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公父文伯去世,他的母親警告他的姬妾:舉行祭典有外人的時候,你們不準哭,也不準愁眉苦臉,更不準腫著眼睛給人看!可不能丟我兒子的臉,讓外人說他居然與姬妾有情!

  光是不與姬妾有情,那倒也罷了,何況,更多的男子,都把姬妾視作取樂之具、任打任罵。

  嚴挺之寵愛妾玄英,其嫡子嚴武非常不滿,趁玄英熟睡時用鐵錘把她的頭打碎。嚴挺之懲罰兒子了嗎?沒有!他倒是對兒子年紀小小便有殺人的勇氣讚歎不已!後來嚴武果然成了節度使,想來嚴挺之便更是得意了。玄英就這樣死了,還“愛妾”呢,愛個屁。

  南宋時的名將楊政,殺妾更是家常便飯:“姬妾數十人,皆有樂藝,但小不稱意,必杖殺之,而剝其皮,自首至足,釘於壁上,直俟乾硬,方舉而擲諸水。”直嚇得幕僚口不能言。

  清代,風流才子冒闢疆納妾董小宛,名為風流事,實際上董小宛在冒闢疆眼裡,也不過就是任打任罵之物而已。在戰亂中冒家舉家逃難,冒闢疆攙母扶妻,卻斥罵董小宛拖他後腿,就是一個明證。董小宛侍疾之時,冒闢疆對她呼來喝去,連打帶罵,說自己是病失常性。——既然失常性,為什麼打罵的都是董小宛?從來也不曾打罵過母親和嫡妻?很簡單,他心裡早已認定,姬妾是可打可罵之物罷了。

  3、北魏皇室更將殺妃視作理所當然

  本應相親相愛的丈夫尚且如此待妾,嫡妻當然就更不用客氣。

  這方面的例子不用舉啦,翻開史書,簡直滿坑滿谷。讓人義憤填膺!

  莫說尋常人家,就是皇宮,也不遑多讓。漢獻帝生母王美人,乃是五官中郎將的孫女,本是貴族小姐,但是她嫁的是皇帝,而且不幸為妾,那就只能在嫡妻皇后手下認奴認婢。她為丈夫漢靈帝生下了兒子劉協,惹得皇后妒火中燒,連產床都還沒有來得下,就被一杯毒藥葬送了性命。

  靈帝做為丈夫,並沒有把王美人當一回事,她不過是姬妾而已,而且她既然已經死了,那為了幫她申冤也沒有任何意義,還會給自己找麻煩。所以何皇后有驚無險地過了關。而獻帝后來雖然成為皇帝,也不曾當真為母親報仇雪恨,人家有心而無力呀!

  北魏皇室更將殺妃視作理所當然。按規矩,太子生母必須自盡。那麼自然地,不會有哪個皇后願意去送死,所有無辜被殺的都是妃妾。在北魏皇宮,妃妾不但成了嫡妻的代孕工具,更成了嫡妻的替死鬼。

  4、奪嫡之事紛至沓來

  明朝有宮妃殉葬制度,這些殉葬的女子,都是姬妾,從來也沒有過一個嫡後。清朝時,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殉葬,成了史書奇談。所有的人都議論皇太極逼宮殺繼母,為阿巴亥鳴不平——其實同時被逼殉的還有努爾哈赤的兩個姬妾,幾曾又看見有人注意過她們的姓名和遭遇、為她們鳴冤了?阿巴亥這個正妻死得冤,她們做姬妾的難道就該死嗎?

  所謂的“寧為英雄妾,不做庸人妻”,其實也是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說這句話的女子,並不是當真甘於做妾的,不相信你問問她,如果“英雄妻”可做,她還想當“英雄妾”否?

  《詩經》有歌雲:“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年輕的女孩子們滿心傷悲,因為她們害怕自己被選中做女公子的媵嫁,她們不願意做妾,只希望好好地嫁為人妻。

  唐朝的寧王李憲,在他的王府附近,有戶賣餅人家,餅師的妻子遠較王府中的姬妾美麗,於是寧王將她納入府中(其實就是搶)。餅師妻在王府極受寵愛,錦衣玉食,生活奢侈。一年後,寧王偶然問她還記不記得做餅師傅?王爺積威之下,她雖然口不敢言,卻眼有淚光。座中貴客都很是感嘆,紛紛賦詩。於是寧王不得不將她送回家中,重新恢復正常的人妻身份。

  以寧王之尊,餅師妻都不願為其姬妾,甘願與貧寒的餅師在一起。為什麼?除了舊情難忘,姬妾卑賤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當真可以選擇,世上為姬妾的女人都願意為妻,而為妻的女人,也都不願意丈夫納妾。可惜的是,在那個年代,在那種法律制度下,她們都無法選擇。

  其實姬妾制度,對於男子,也並不都是那麼風光耀眼的。

  首先,當然是妻妾間、嫡庶兒女間,不能夠和平相處。——都是生而為女人,都是生而為父親的兒女,憑什麼姬妾和庶子女就要低正室一等?他們能夠甘心嗎?於是奪嫡之事紛至沓來。

  反之,嫡妻與嫡出兒女,也不可能不提防。

  尤其是處於峰口浪尖的幾個女人,就更是身不由己。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一防一害之間,男人也就沒有什麼好日子可過。

  5、一批又一批泯滅人性的行徑

  話再講回來,姬妾制度的根本,就是建立在不把女人當人看的基本準則上的。所以,不光是姬妾不幸,嫡妻也一樣不幸。她們的人生安全、婚姻完整,基本上也都是依靠丈夫的好惡、依靠孃家的勢力。

  北涼皇后李敬受原是丈夫沮渠牧犍的髮妻,但是由於她的孃家西涼王國被滅,這位昔日的公主沒有了依靠,很快便被北魏武威公主擠掉了皇后的位置,由妻變妾,鬱鬱而終。

  同樣遭遇的皇后在中國古代宮廷數不勝數。順治帝的髮妻、表妹博爾濟吉特氏便被廢后為靜妃,由妻變妾。本來所有的妃嬪都要向她下跪叩頭的,如今她卻要向新皇后自稱奴婢了。

  唐高宗的王皇后亦復如是,這位結髮妻子被姬妾武氏擠下了後座,囚禁冷宮,最終死於非命。

  為了避免奪嫡、更為了報復爭夫,嫡後對妃嬪所用的手段都很殘忍。

  呂雉與戚懿,就是其中最為人知的一對妻妾。

  不過,好歹戚懿還曾經試圖奪嫡,我們同情她悽慘可怖的遭遇,但是從宗法制度來說,她的奪嫡行為是無法讓人同情的。因為奪嫡成功的姬妾會做些什麼事,歷史上的血淚記載太多了。

  歷史上有一些姬妾,究其遭遇,更為無辜。

  隋文帝揹著皇后召幸了一個姓尉遲的宮女,獨孤皇后得知消息,立即就把這可憐的少女一刀殺死。宋光宗偶然稱讚一個宮女的手長得好看,皇后李鳳娘便將她的雙手砍斷,後來更將名份僅次於皇后的黃貴妃隨便找個理由就亂棍打死。

  好啦,做姬妾的,沒資格與丈夫情意綿綿,也沒有資格做親生兒女的母親,更分分鐘要被嫡妻或丈夫喊打喊殺,她們畢竟是人,她們不可能忍受這樣的命運。

  因此,為妾者必然不甘心做妾,而為妻者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斃。

  這種嚴苛而泯滅人性的制度,自然就要催生出一批又一批泯滅人性的行徑。

  這也就成了中國的封建王朝史格外血腥殘酷的另一個原因。

  6、姬妾狠毒不遜於從前的髮妻原配

  姬妾雖然遭遇悲慘,但是一但讓她們脫離自己的階層,她們的狠毒卻不遜於從前的髮妻原配。

  東漢時,章帝曾有六位同樣地位的姬妾:竇氏姐妹、宋氏姐妹、梁氏姐妹。然而妻子只能有一個,於是他最後選擇了竇氏小妹。這位竇氏一但擺脫姬妾身份成為嫡妻,立刻開始對從前同命相憐的姐妹們下殺手。很快,宋氏姐妹和梁氏姐妹就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相繼死於非命,宋梁家族都被流放抄家。

  同樣翻身忘本的姬妾還有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想當初趙飛燕初入皇宮時,面對做姬妾的命運,竟閉目泣下,惹得皇帝對她無比愛憐。恐怕這時候打死漢成帝,他也不會相信,這個嬌柔無骨只會眼淚汪汪的小女子,會是一個可怖的殺手。他怎麼看怎麼覺得趙氏姐妹可憐,想方設法要讓她們過上好日子,不讓她們被不懷好意的許皇后欺負。於是許皇后遭了殃,很快就被廢為庶人,趙飛燕成了皇后、趙合德成了昭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