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古人夏天都喝什麼解暑?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大概要數唐朝的酥山。酥山可不是蘇三發明的,而是它的原料是酥和冰,碎冰往往被堆成山的形狀。不過酥山所用的酥,來自北方遊牧民族,成本也比較高。因而酥山雖好吃,但主要還是流行於富裕階層。而那些出現在大街小巷的,則是各種冷飲。

  冷飲,相較於各種冰沙,其製作成本更低,因為除了可以使用冰來冰鎮,還可以用井水來替代。這雖然使得這些冷飲喝起來不如今天的冰可樂,但勝在各有滋味。

  北宋時,常見的冷飲就有砂糖綠豆、漉梨漿、木瓜汁、滷梅水、紅茶水、椰子酒、姜蜜水、苦水茶、香蕈飲、紫蘇飲、荔枝膏水、白醪涼水、梅花酒、金橘雪泡、縮脾觀、冰雪、沉香水等等。

  當時在北宋都城汴京,就有三家知名冷飲店。一家開在朱雀門外,名為“曹家從食“,另外兩家在舊宋門外,不過店名已不可考。

  雖然當時“從食“是指主食,也就是說,曹家從食主打的其實是包子、饅頭、餡餅之類的東西,但他家的冷飲卻也銷量很好。這三家的“冰雪“、涼漿、甘草湯、藥木瓜、水木瓜、涼水荔枝膏等都是當時的熱銷產品。

  宋朝的這些冷飲,主要是用冰、水以及一些輔料做成的。“冰雪“即是宋朝的酥山。宋人會在冬天的時候,將糖、果乾、果汁等原料一起放入水中,然後將盛水的盆放到室外,讓它自然結冰。之後,冰塊再被儲存到冰窖裡,待到來年夏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