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范仲淹請宋仁宗吃草,讓西夏主吃塵?

  第二年冬至,宋仁宗居然還要率百官為太后祝壽。范仲淹忍不住了。他說,陛下如果要盡孝,大可以在內宮向太后行禮;如果搬到朝堂行禮,就會變成君臣之禮,非常不妥。另外,范仲淹上書太后,請她還政給宋仁宗。

  這范仲淹真不知天高地厚!收到奏摺的劉太后大怒,宋仁宗也裝作大怒,把范仲淹貶出京城。

  雖“處江湖之遠”,范仲淹不改本色,依然對自己覺得有問題的朝政,不斷上疏意見。宋仁宗記住了他。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駕崩,宋仁宗親政。他趕緊將范仲淹召回京城。

  如果宋仁宗認為范仲淹純粹是“他的人”,那就錯了。因為,范仲淹下一個懟的,就是他宋仁宗。

  懟皇帝:您吃草吧!

  范仲淹剛返京的那年七月,天下大旱之後,緊接著蝗蟲肆虐,百姓都沒糧食可吃。范仲淹奏請宋仁宗派人解決災情,仁宗沒放在心上。范仲淹就說,如果宮中半天都沒吃的,陛下可就餓得慌了!仁宗這才派他去安撫災民。

  開倉賑災之後,范仲淹帶著一把野草回京。他在朝堂之上請宋仁宗嚐嚐這些草的味道,說災區的百姓當時吃的就是這個。而且,范仲淹還讓宋仁宗拿回後宮,請皇帝的嬪妃們也嚐嚐,大家一起體會一下民生疾苦。

  他這樣做,讓宋仁宗極為尷尬,但也不好說他什麼。

  這年冬天,後宮發生了爭風吃醋的事情。郭皇后本來想掌摑尚美人,誰知卻一掌打在宋仁宗的脖子上。宋仁宗大怒,動了廢后的心思。范仲淹對此強烈反對。宋仁宗正在氣頭上,把范仲淹又一次貶出京城。

  范仲淹在外給宋仁宗上了一個情真意切的奏摺,內說:

  “臣非不知逆龍鱗者,掇齏粉之患;忤天威者,負雷霆之誅。理或當言,死無所避。”

  (我怎麼會不知道,如果說了皇帝不喜歡聽的話,可能會被剁成粉條,或者被雷劈死呢?但是作為臣子,該說的還是得說,就算要以命相抵,也不應該回避。)

  也虧得范仲淹遇到一位仁君,否則他十條命也不夠死啊。宋仁宗聽進去了,他又把范仲淹調回京城。不過,范仲淹是不會消停的。

  懟宰相:您下臺吧!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向宋仁宗進獻了一幅《百官圖》,內中標明朝廷的官員都是怎麼升上來的。他的目標直指當朝宰相呂夷簡,說很多官員都是宰相以不正當手段安排的自己人。呂夷簡不是一個好宰相。

  這下朝廷炸開了鍋。呂夷簡當然不會示弱,馬上狀告范仲淹“越職言事、勾結朋黨、離間君臣”三條罪狀。

  古代帝王對於臣子結黨,是很反感的。宋仁宗覺得“越職言事”與“離間君臣”不是什麼事,但對“勾結朋黨”則非常介懷。於是,毫無懸念地,范仲淹第三次被貶出京城。

  直到西夏進犯西北邊境,宋仁宗才又想起范仲淹。

  軍民擁戴,對手佩服,腹中自有數萬兵甲

  北宋康定二年(1040年),宋仁宗授范仲淹為龍圖閣直學士,任西北軍副帥,與韓琦一起抵禦西夏的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