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復邊疆!背後的英雄?

  公元1876年春,經數年準備,左宗棠親率十萬湘軍入新疆,臨行前,許下宏願,五年平疆,如不平,不過馬革裹屍還而已。

  為了激勵自己,他甚至“抬棺出征”以名己志。

  將為軍中膽,一將悍勇,眾軍披靡,帥為軍中魂,一魂無懼,萬魂何畏死。

  將帥加身的左宗棠,帶領數萬齊心勇士,出征了!

  平定新疆的戰鬥也是一路勢如破竹,凱歌高奏,同年秋收復烏魯木齊,次年春,收復達板城和托克遜城,隨後一鼓作氣攻克吐魯番

  連番大戰之後,新疆分裂勢力望風而逃,土崩瓦解!

  原本對中國西北地區虎視眈眈的沙俄還有英國也在左宗棠兵鋒之下,受到極大震懾,開始變的老實起來。

  俄國英國老實了,狐假虎威的阿古柏也消停了。

  公元1878年1月,一場動亂被平息,進而保證了中國北疆數十年安寧。

  抬棺出征的左宗棠回到京城,歷經兩年北疆風吹雨淋的他,面容大變,如同老了十歲,卻精神奕奕。

  定海伏波男兒志,左宗棠此生無憾矣!

  然而,看上去如此順利的戰鬥,真的那麼輕鬆愜意,摧枯拉朽嗎?

  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忘記背後那無數人的不懈努力,他們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奮進。

  當時的對新疆作戰,其實與財政困難的清政府而言,是勉為其難的事情。

  經歷過太平天國還有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清政府,積貧積弱算不上,左支右絀卻是難免,這也是為何在新疆之戰前,海防賽防爭論不休的根源,錢不夠!

  錢不夠,意味著軍費缺失,兵力不足,器械落後。

  戰爭能勝利,從不是擁有勇氣就足夠的,而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一個國家的助力。

  老佛爺慈禧太后雖然給予了口頭支持,可銀子卻是沒有的。

  如何辦,怎麼做?

  這一切都要力主收復新疆的左宗棠自己想辦法。

  而這一切的關鍵點,則是錢錢錢。

  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能使人變鬼。

  幸好左宗棠有一個最大的助力,也有一個同樣心懷家國的好友,那就是當時的大清首富胡雪巖!

  一個在後世被稱為官商之首的紅頂商人,一個心懷愛國情懷的有錢人。

  胡雪巖的發跡之路,除了自己聰慧洞察之外,也少不得政治家的助力,因此他深知自己生意要做大,必須要有政治家提攜和幫助。

  一個有需要,一個有心,胡雪巖和左宗棠成了莫逆之交。

  早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胡雪巖就和左宗棠有過無數次的合作。

  左宗棠軍功芝麻開花節節高,官職如履平地步步上游,背後都有胡雪巖的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和投桃報李之後,胡雪巖也賺的盆滿缽滿。

  聽聞老友左宗棠立志收復新疆,胡雪巖也深感老朋友的憂慮,朝廷沒錢,老友兵少器短。

  這仗還怎麼打?

  為此他主動找上門去,訴說助力之義,這可不是如清政府一樣的口頭支持,而是實打實的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