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復邊疆!背後的英雄?

  左宗棠一見,當然喜不自勝!

  大氣的胡雪巖頗有三國魯肅“指囷相贈”的風範,毫不猶疑的用自己全部家產還有所有聲譽做抵押,向洋行借款!

  這大手筆借款之後,胡雪巖的全部身家換來了一千多萬兩的真金白銀!

  這真金白銀,沒有如清朝其他官員那樣流入個人的腰包,錚錚鐵骨的左宗棠也不屑於做此等下作且辜負知己的事情。

  拿著胡雪巖用身家性命換來的銀子,左宗棠珍惜不已,開始了一步步武裝湘軍的過程!

  首先:當然是募兵,收復失地的期許在家國情懷,還有豐厚軍餉的激勵之下,募兵處旗幟招展,無數湘江子弟,接踵而至,匯聚成大軍。

  其次:自然是軍備準備。

  當時的清政府,所謂的洋務運動還沒有見到任何成效,如何才能有新式武器。

  唯一的渠道只能是進口,這個時候,用身家性命做抵押,借款洋行的胡雪巖又一次站了出來,通過帝國主義對於中國利益劃分的矛盾,在列強中找到了美國做軍火供應商。

  美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做生意,他們反對俄國過度肢解中國,反對英國過度插手中國事務,在這一外交策略指導下,美國人不遺餘力將軍火出口到中國。

  就此,拿著長矛大刀的湘軍鳥槍換炮。

  湘軍步兵,手持美國七連發後膛步槍。

  湘軍炮兵,駕馭美國產後膛炮,這款先進性火炮的出口,在美國曾經引發軒然大波,當時美軍都沒有完成整個換裝,也從未有過出口先列,卻出口了中國。美國為了遏制沙俄還有英國也是夠拼的,更關鍵也許是錢給的足夠吧。

  就連當時剛剛發明還沒多久的加特林機槍(1861年發明),都隨著美國的出口,進入了中國,每分鐘發射600發子彈,這死神收割機,成了湘軍利器。

  最後:則是最關鍵的糧草籌備,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切也有賴於胡雪巖還有和胡雪巖一樣無數愛國商人的助力。

  內河運河上無數糧船由南至北,再被騾車馬送,去往前線。配合著清政府官方的許可,一路暢通無阻。

  由事,才有左宗棠好無後顧之憂的征戰沙場。

  有錢好辦事,無錢處處難!

  今日無數人記得了左宗棠“抬棺出征”的壯舉,可是這背後的英雄有幾人知?

  胡雪巖是一個,他出了身家性命,廣大民夫們是,他們肩扛船行,就連美國都是,他們雖然賺錢,卻給了無數高尖端兵器。

  湘軍的勝利,正是這一切助力鑄成的。

  當時的湘軍,對敵,武裝到牙齒,對己,揹負民眾希望,回報給國家的唯有勝利而已。

  如果說遺憾,唯一遺憾的應該是,這背後真正賭上性命的胡雪巖最後結局不好,在一場內外勾結的經濟戰中,被李鴻章還有盛宣懷坑死了,破產不說,還抑鬱而終。

  士子未負國,將士未負國,商人未負國,唯有這國負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