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隋唐四代皇帝死磕高句麗

  但這次征討,還是攻佔了遼東十城,斬殺4萬,而損失不過數千人。尤其是這一戰湧現出不少勇將,當然,最著名的就是薛仁貴。戰前,他還是一個無名小卒,但在遼東戰場,他卻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唐太宗興奮地說:“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戰後,唐太宗採納群臣的建議,偏師襲擾的策略,消耗其國力。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攻滅高句麗的任務,落到了唐高宗李治的肩上。

  五、滅國

  李治繼位後,延續著父親制定的戰略,先後對高句麗發動三次小型戰役,均有所斬獲。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李治命蘇定方率領13萬大軍征伐百濟。

  百濟不甘心失敗,求助於日本。由此引發了中日白江口海戰,日軍大敗,百濟滅亡。

  666年,李治任命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帶領10萬大軍,渡過遼河,與新羅聯手,夾擊高句麗。此後一年,捷報頻傳:李績攻取高句麗軍事重鎮新城(今遼寧撫順北),和附近的16座城池;在金山,薛仁貴也斬首5萬高句麗軍。到了668年春,各路唐軍會師於鴨綠江畔。

  緊接著,唐軍推進至平壤城下。高句麗人堅持了數月,到了秋天,實在難堅持下去了。最終,一名法號信誠的高句麗僧人打開了城門,李績縱兵登城,高句麗滅亡了。

  六、尾聲

  唐軍平定高句麗後,在平壤設安東都護府,在其故地設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薛仁貴領兵兩萬鎮守。至於高句麗的王族和百姓,則被遷往中原的江淮一帶,還有一部分流入新羅。

  從隋文帝首次出征,到李績進入平壤城,隋唐四代帝王用了七十年的時間,終於滅掉了高句麗。但朝鮮半島上的新羅趁著唐朝與吐蕃作戰,抽調平壤駐軍之機,開始招降納叛,擴張領土。

  672年,新羅將原先百濟的地盤納入版圖。兩年後,唐軍在仁川登陸,大敗新羅。新羅王遣使入貢請罪,鑑於吐蕃在威脅西部邊境,唐軍無法兩面作戰,唐高宗答應了新羅王貌似恭順的請罪,將安東都護府移至遼東。

  最終,新羅控制了大同江以南地區。他們融合了百濟人、高句麗遺民,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他們就是今天朝鮮民族的祖先。

  參考文獻.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