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歷史上劉封到底是怎麼死的?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劉備命令孟達進攻上庸,由於孟達軍紀太差,擔心他難以勝任。於是劉備又命令劉封率軍從漢中到達上庸與孟達會合,並對孟達進行節制。

  結果,劉封和孟達不負劉備所望,拿下上庸。劉封被封為副軍將軍。

  後來,關羽在樊城和襄陽被圍,接連向劉封求救。劉封和孟達見死不救,回覆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因此始終不派援兵。

  後來劉封又和孟達鬧不團結,劉封奪了孟達的依仗即“鼓吹”。孟達一害怕就投了魏,而且反戈一擊來攻劉封。

  孟達先寫了一封長信對劉封勸降,劉封沒有從,於是雙方交戰。這時,原降將申儀兄弟復叛,劉封敗退。劉封徹底丟了和益州相鄰的東北三郡,即房陵、上庸、西城郡,不得不敗退成都。

  敗退成都後的劉封,被劉備賜死。

  劉封死時僅28歲,正在成長的年齡,可惜死於冉冉升起的將星途中。

  三、劉封死的原因

  《三國志.劉封傳》記載,劉封敗退成都後,遭到劉備責罵,即“侵陵達,又不救羽”,責罵的內容主要是兩點:

  1、欺負孟達使得孟達反叛;2、不救關羽。

  劉備是個軍事家,他明白輕重,因此對劉封的責罵,將孟達反叛排在首位,而將不救關羽排在次位。

  因為房陵、上庸、西城郡丟失,使得劉備的軍力全面撤守益州,完全沒有了縱深緩衝,這在戰略上非常不利。

  不救關羽,從軍事上是站得住腳的。

  因為房陵、上庸、西城郡三郡是剛得的郡,降將申儀申耽兄弟分別擔任上庸和西城太守。申氏兄弟長期在上庸地區,是當地的豪強,歸降劉備只不過是迫於軍事壓力,還處於觀望態度。而劉封、孟達實際能掌握的只有三郡中的房陵一郡,也並不穩固。一旦劉封主力離開,這三個郡會再次叛變。

  事實也是如此,孟達叛變後,申儀申耽兄弟立刻帶著這幾個郡投向魏國。

  因此劉封不出兵援助關羽是站得住腳的,即使丟失了這三郡,身為劉備的義子,也是罪不至死。

  與劉封死有直接關係的是諸葛亮:

  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

  諸葛亮的話讓劉備起了殺心,讓劉封“自裁”。

  四、入川后劉備對劉封的安排非常合乎情理

  劉備本不想要劉封死,可是諸葛亮的“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就讓劉備起了殺心。

  諸葛亮要劉封死的原因,是告訴劉備,待劉備死後,擔心劉封會和劉禪爭奪皇位,因此要劉備殺劉封。

  其實,劉封在世時,劉禪已經是太子了。而且劉備對劉封的安排,按照當時的思路來說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劉備讓劉封遠離政治中心的成都到邊境帶兵,主要是兩點原因:

  1.讓劉封負責益州的東北門戶,以自家人保衛自家人;

  2.以此保證劉禪的內部安定,一旦劉禪有事,劉封可立刻帶兵回成都勤王。

  劉備對劉封的安排,和歷代王朝的親王們在外帶兵,思路異曲同工,這本沒有問題。

  五、孟達對劉封的命運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