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和他的《洗冤集錄》

  由於宋慈“聽訟清明,決事剛果”,“以民命為重”,因此,在廣州人民中間名聲鵲起。移任江西提點刑獄時,為贛民作主,嚴辦違法的鹽販.淳佑五年(1245年),轉任常州知州,議重修《毗陵志》,開始編輯洗冤錄資料。任滿後,轉任廣西提點刑獄,巡行各部,雪冤禁暴,雖偏僻惡溺處所,亦必親往視察。淳佑七年(1247年),任直秘閣、湖南提點刑獄使。是年冬,撰成《洗冤集錄》,並刊行於湖南憲治(公元1247年)。

  淳佑八年(1248年),任寶哎謨閣直學士,奉命巡迴四路,掌管刑獄。淳佑九年(公元1249年),升任煥章閣直學士、廣州知州與廣東經略安撫使。是年春,忽感有頭眩之疾,仍照常辦公,當地學宮舉行祭孔典禮,宋慈仍親往主持,事後精神大為萎頓,同年三月初七逝世於廣州官寓,享年64歲。次年七月十五日,歸葬建陽縣崇雒裡(今崇雒鄉)建陽宋氏祖居地昌茂村。宋理宗賜贈朝議大夫,譽他為’‘中外分憂之臣”,親自手書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宋慈先後四次擔任高級刑法官,後來進直寶漠奉使四路,也是“皆司臬事”,長期從事司法刑獄的實踐,使得他積累了豐富的法醫檢驗經驗。《洗冤集錄》是其傾畢生之精力所作。

  《洗冤集錄》的宋刊本迄今尚未發現,現存最早的版本為元刻本《宋提刑洗冤集錄》。內容自“條令”起,至“驗狀說”終,共5卷,53條。內容包括法醫檢驗的重要性及其具體步驟,疑難傷亡現象的辨別,真假傷痕的判析等。《洗冤集錄》涉及屍體識別、四時屍變,以及兇殺、自刎、火燒、水溺、服毒、繩縊、杖死、跌死、牛馬踏死、四轉拶死、酒食飽死、築踏內損死等法醫學知識;博及病理、藥理、解剖、急救、婦科、兒科等其他醫學方面的知識。《洗冤集錄》對於毒理學也有許多貢獻,書中記載了各種毒物中毒症狀,指出服毒者“未死前須吐出惡物,或瀉下黑血,穀道腫突或大腸穿出”;死後“口眼多開,面紫黯或青色,唇紫黑,手足指甲俱青黯,口眼耳鼻間有血出。”書中附有許多切合實用的解毒方與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