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經歷坎坷的名將蘇烈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人?

  蘇烈出生於公元592年,算起來比唐太宗李世民還要大七歲。蘇烈原本是河北人。隋朝末年,因為隋煬帝亂搞一通,導致各地起義軍蜂擁而起,到處都是戰亂。蘇烈父親便在當地組織了一支鄉兵,對抗那些襲擾當地的農民軍。

  對於現代人而言,在一個王朝末期,農民起義軍似乎才是更加正面的角色。而幫助腐朽王朝鎮壓農民軍的人,則往往是反面角色。其實不然!

  在真正的歷史上,很多農民軍其實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組織起來的。這些由底層百姓組建成的農民軍,往往軍紀極差,走到哪裡搶到哪裡,與流寇無異。所以,在很多封建王朝的末期,為了鎮壓農民起義軍,朝廷都會適當放權,讓各地自行組建鄉兵或者團練之類的組織,以當地人保護當地人。

  即將滅亡的腐朽王朝本身,到底是正義還是邪惡,這點不好說。不過,幫助鄉里保護大家安全的鄉兵,只要不欺壓百姓的話,肯定不是壞人。

  因為父親的原因,蘇烈很早就參加了這支鄉兵。後來在一次戰鬥中,蘇烈的父親不幸戰死。在此之後,蘇烈就接替父親,繼續統帥這支鄉兵。在和農民軍的戰鬥中,屢有獲勝,成績斐然。

  然而蘇烈的勇武,卻於大局無益。此時的隋朝,已經是日暮西山,滅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了。大業十四年三月,隨著一場江都政變的意外發生,隋煬帝被其麾下的禁軍勒死。隋煬帝一死,隋朝算是徹底滅亡了。

  隋朝既然滅亡了,蘇烈自然就要想想接下來怎麼辦。他所在的河北地區,在隋朝覆滅後,很快就被竇建德逐步佔領。所以最終,蘇烈也只能投靠了竇建德,歸於原本被他鎮壓的農民軍麾下。

  雖然是迫於時局,不得不歸降。但是,蘇烈歸降之後,憑藉著自己的優秀,很快就被高層看中。竇建德麾下的大將高雅賢,對其格外青睞,收其為養子,對其頗為重用。可惜後來竇建德在虎牢關大戰當中,敗給了李世民。竇建德失敗之後,其部將劉黑闥又再次起事,蘇烈又跟著義父高雅賢,幫劉黑闥南征北戰。然而最後,劉黑闥也失敗了,蘇烈的義父高雅賢更是直接戰死,整個河北、山東地區,都被唐朝統一。

  經歷了這些之後,蘇烈也有些心灰意懶,不願再投降唐朝。而是返回家鄉,做了一個平民。

  後來的演義小說當中,蘇烈之所以會以反面角色出現,會被人無限抹黑,大概就是因為這段經歷的原因。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蘇烈算是唐朝的敵人。在隋唐演義當中,羅成率軍征討劉黑闥的時候,就是被蘇烈引誘進入陷阱,然後一箭射死的。

  當然,真正的歷史上,其實是沒有羅成這個人的。

  2.蹉跎半生

  在家鄉做了幾年普通人之後,到了貞觀年間,蘇烈成了唐朝匡道府的折衝都尉。

  從一個心灰意懶、打算隱姓埋名了此一生的起義軍將領,到唐朝的折衝府都尉,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顯然,這裡面應該有很多故事才對。有可能是蘇烈回家之後,起義軍將領的身份被官府發現,然後被綁到了軍中,再被唐軍高級將領發現。也有可能是蘇烈做了幾年平民之後,覺得還是當將軍好,所以就自告奮勇去唐軍當中投軍?憑藉著自己之前的戰績,被直接提拔了?

  這些,都有可能。但可惜的是,對此,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

  史書上只是記載,蘇烈歸家之後,到了貞觀初年,直接就成了匡道府的折衝都尉。

  不管怎麼說,這時的蘇烈,算是由唐朝的敵人,轉變為唐軍的將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