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息媯為何被封為“三月桃花神”

  在原息國故地,今河南息縣立有“息夫人雕像”。

  和息媯有關的詩畫

  歷代的文人墨客感嘆息媯的命運多舛,寫下不少詩詞。

  有像唐朝詩人王維的《息夫人》:“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表現了作者對她的理解和同情。

  也有如杜牧的《題桃花夫人廟》:“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認為息媯不應屈從楚王,而應該像石崇的小妾綠珠那樣寧死不從,以死明志。

  清代鄧漢儀的《題息夫人廟》:楚宮慵掃黛眉新,只自無言對暮春。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清末吳友如和當代的張大千皆繪有《息夫人》畫像。

  評價

  後世流傳的息媯殉情故事,反映了她在古代社會的爭議性。現代文學家周作人總結道:“她以傾國傾城的容貌,做了兩任王后,她替楚王生了兩個兒子,可是沒有對楚王說一句話。喜歡和死了的古代美人吊膀子的中國文人,於是大作特作其詩,有的說她好,有的說她壞,各自發揮他們的臭美,然而息夫人的名聲也就因此大起來了。老實說,這實在是婦女生活的一場悲劇,不但是一時一地一人的事情,差不多就可以說是婦女全體命運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