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日本:抑佛尊皇

  在這樣的宣傳下,日本人在西方列強面前重拾了自己的民族自信。明治政府的西化政策,也依靠天皇得以推行。

  很多日本人排斥像西方那樣吃牛肉、穿西裝、留鬍子,那麼明治天皇就率先吃牛肉、穿西裝、留鬍子。

  當時曾經發生過一起劫持人質事件,一個武士不願意剃掉作為武士象徵的髮髻,劫持了政府派來逼他理髮的警察。

  事件的解決極富戲劇性,警察們既沒有使用武力,也沒有同意他的要求,而是找了一張報紙,從窗口扔了進去。不一會兒,劫持人質事件宣告解決,劫持者扔下武器投降了。

  是什麼樣的報紙,具有這樣的神奇效果呢?

  答案在於報紙上刊登的明治天皇留了西式髮型的報道,看了這篇報道,劫持者的精神一下子崩潰了,哭著放了人質,表示願意接受一切處罰。

  如果天皇都變了髮型,他還要留著自己的髮髻,這就不再是武士的不屈和堅持,而是對天皇最大的不忠。

  深知天皇影響力的明治政府,將自己的政策,通過天皇的名義發表,自己要做的事情,利用天皇的名義去做。明治政府擬定了《教育敕語》、《軍人敕諭》,以天皇的名義公開發表,教導國民要絕對的服從,成為了日本國民和軍人必須時刻牢記的準則。

  天皇也不斷得到進一步的神化。

  日本憲法規定,日本由萬世一系的天皇統治之,日本陸海軍由天皇統帥之。

  日本的國歌《君之代》詠唱天皇統治永遠不變,國旗“日之丸”對應了所謂的天皇祖先太陽神——天照大神。

  明治政府還讓天皇去各地巡幸,巡幸途中,臣民遇到天皇一律行禮,看不到天皇真容。而天皇坐過的墊子,被傳說有治病作用,各地民眾都爭著能夠摸一下,天皇住過的房間,被按原樣永久保存。天皇在遊覽途中坐在石頭上休息一下,都要在旁邊樹碑立傳進行紀念。

  在那個時候,所有日本人的家裡,都供奉著天皇夫婦的照片,被稱為“御真影”,在所有學校的教室裡,也都在黑板上面掛著“御真影”,一旦有了天災,必須優先搶救“御真影”。出現了很多在火災和地震中,搶救“御真影”而遇難的教師或學生,也有校長因為沒能保護好“御真影”而自殺。

  在這樣的狂熱崇拜下,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日軍高喊“天皇陛下萬歲”衝鋒的聲音從未斷絕。但他們知道真實的天皇的樣子嗎?

  雖然戰前日本人對天皇狂熱崇拜,並由此產生了日本獨有的軍國主義,但其實對大多數日本人而言,他們崇拜的天皇是一個想象中的天皇,真實的天皇他們並不瞭解。